2)第二百七十五章 进入汉中_汉中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族有救命之恩,郭睦不敢相忘!我等岂是那贪图利禄之辈!今汉王归国,郭睦愿以全族相属!”

  刘征有些懵了!这是怎么回事?连司马懿也不知道这是为何。

  “救命之恩?”刘征不解的问道。

  郭睦回话道:“正是救命之恩!郭睦原是南阳人,当年关东兴兵,若非汉王收留我等,又赐予田地,郭睦一族岂能有今日?”

  刘征恍然大悟!自己当年在汉中垦田数万顷,接纳了司州、南阳等地十数万流民,竟没有想到这三人便是此中而来!

  果真是种善因自有善果!

  “原来如此!想不到一切早有天定,既然如此,那我便不予三位客套,三位若愿相属,便就在我军中暂任军侯如何?”刘征问道。

  军侯乃是曲一级军官。古代军队多有部曲,汉代军事建制乃是伍、什、队、屯、曲、部、营。

  营有将军,部有校尉,曲有军侯。按后汉官制,军侯乃是比六百石官,其俸禄不算少了。至于曲之人数,一般情况下约为五百人左右,但是情况时有变化,人数常有增减。

  申耽、申仪、郭睦等聚众数千家,其人数早已经不是曲这样的级别了,甚至已经达到了部、营一级。但是刘征总不能直接就任三人为将军吧?且其本为乡曲出身,自然是先任军侯为宜。

  三人并不觉得委屈,反而为自己能够效力汉王麾下而高兴,纷纷称谢!

  司马懿原来还以为是因了自己的关系才能有三人相助,但现在看到这番景象,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的功劳!自己不过是做了个送信的角色而已。

  当然这些事情刘征也没有想到,他怎么会知道这二县豪强竟然是自己当年所救?

  俗语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刘征这是自己种树,自己乘凉啊!

  一切就是这么凑巧!不过倘若当初刘征没有行此仁政,那今日又会是何种情况呢?善恶自有报,天不欺人。

  刘征得上庸、房陵二县立足,总算是暂时有了根基,至于河东、弘农,那并非久守之地,迟早是要丢的,只是对不住二郡之民了!

  上庸,实乃汉中重镇。上庸之名,得自于上古庸国,乃上古庸国国都所在!

  古庸国源自商周,据载,庸国曾随周武王灭商,为“牧誓八国”之一。至春秋时期,庸国势力约在秦、巴、楚之间。

  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其势力从今陕西汉中一直到湖南湘西!汉中竹山、竹溪一带称为“上庸”,而今张家界一带则是古庸国的“下庸”,张家界原名大庸市也是由此而来。

  古庸国势力之大也决定了上庸并不平凡。上庸、房陵二县是汉中东边重镇,既可西进汉中盆地,也可东下荆湘,当然想要下荆湘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刘征据有了二县,又有两家豪强加入,实力一时还是颇为客观的。

  申耽、申仪与郭睦二族部曲壮丁加起来不下三千,这都成为了刘征的兵员。这些人虽然并不是正规军出身,但是由于常年维护地方安宁,所以军事底子不错,只要稍加训练,便能成军。

  申、郭二族还尽出族众资财,相助刘征,这样一来刘征带来的这些将士家属也有了着落。

  接下来,刘征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重新夺回汉中了!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