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五章 白罴之论_汉中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想起问道:“申伯既是叔布先生高足,为何甘愿身居山中,而不出仕世外?”

  陈術听到汉王问起,于是回答道:“術出身寒门,祖上不过山野猎户,得蒙老师不弃,授以学问,然终究出身不同,不得征辟门路,亦不得见举。且術生性放旷,不愿于空谈之辈同行,故不曾出事于外!”

  刘征不禁问道:“方今天下,枭雄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岂皆是空谈之辈?申伯若有心,当有见用者。”

  陈術摇了摇头道:“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乃至前汉中太守张鲁,此皆虚名沽誉之辈。其所重用者,非亲近乡人,便是州郡名士。其所用者,名也!非为才也!”

  刘征对于刘表倒还算是了解,其在荆州,虽然也用了些出身寒门的人,但其重用的亦不过是蔡瑁以及原荆州诸望族名士。而张鲁所用也不过是自己的亲兄弟,又如阎氏兄弟等人,真正从寒门拔擢而出的几乎没有。

  由此可见,陈術这话到还真不算虚言。

  自设置察举之制以来,天下士人皆以为找到了一条出仕之途,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旧不过是奢望。

  察举之制,详细说来足有十二科之多,但是其真正主要举用的还是基层官吏,至于普通平民百姓,毕竟很少。

  尤其是后来渐渐为地方权势名望所霸占,一般的寒门子弟更加是被拒之门外。

  汉制以郡国人口满二十万人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两年举一人,而不满十万者,则三年举一人。

  所以实质上,普通寒门还是很少能够找到出路,要么借用别人的推荐,要么就是自己在州郡乡县中积聚足够的名气,或者攀附上地方官员。

  刘征听见陈術如此说话,于是又问道:“以申伯之见,为人主者当用人如何?”

  陈術没想到汉王会有此一问,这种事情一般并非他这种人能够插嘴的。

  陈術看见盘中白罴肉,心有所感,于是对刘征说道:“我以为,用人之法,当以能者上,庸者下,而不避出身!居位者岂可长保?若不度才而用,则吏治愈见庸碌,百姓愈不得安居乐业。自桓、灵二世以来,禁锢士人,尸居其位者,不可胜数,皆因无选材任能之制也!天下贤才,譬如此白罴之味。白罴深居山野,却是天下至味!贤才遗珠江湖,岂非治国能人乎?”

  “圣主任能,贤主任名,庸主任亲!有才之人遗于山野,岂非人主之失?若用人以出身论,天下士人何望?智不达庙堂,才不居高位,固国之所失也!”陈術侃侃而言道。

  初见陈術,刘征还对其粗蛮之相不以为意,但现在听到他这番白罴之论,那可真是刮目相看!

  看来此人果真是有真知灼见啊!

  听到陈術这话,刘征突然想起了科举之法,当此之世,若能以科举代行察举,岂不是更加先进?

  察举制的弊端,在于上行下不效,往往到了底层就变为了,最终还是沦为了权势阶层入仕的阶梯,这种弊端将大部分的真正贤才阻绝在了门外。

  当然科举之法也有其弊端,但是至少在目前来说,一定比现行的察举更为优越,至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破除门第之别!

  刘征听了陈術的话,渐有意在汉中施行科举之法,当然他也想到了必须做一些改进!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