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负人_汉中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情却变得凝重。

  “元直有话要讲?”刘征跟徐庶也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

  徐庶感叹道:“诸葛孔明有天人之智,庞士元号为雏凤,得此二人必于汉王大有裨益,只是……”

  徐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刘征不明所以,于是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若在下无法为汉王求得此二人,该当如何?”

  徐庶的言下之意其实是说,如果诸葛亮、庞统不肯来刘征麾下,或者想去曹、孙、刘三家,那该怎么办?

  既然是大才,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而为他人所用,无疑将会是个大麻烦。徐庶跟二人是故交好友,当然不希望出现后一种情况,但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刘征闻听徐庶的话,不禁倒吸了一口气,思虑再三,刘征还是“咬着牙”对徐庶道:“曹操曾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本王既立意除贼扶汉,自当与曹操相背而行!人可负我,我不负人!”

  人可负我,我不负人!

  要说出这句话并不容易,而要践行这句话更是难上加难。

  刘征当然有“枭雄”的一面,比如对待金城背义邀功的阳逵,对待临危卖主的杨怀、高沛等,那都是没给他们好果子吃。

  但是,说到底这些人毕竟都是德行有亏,刘征如此相待也并不为过。而诸葛亮、庞统二人与刘征素昧谋面,仅仅因为其身负盛名,不得用便要除之,刘征着实不忍。

  当说出八字交代之后,徐庶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但心里却也为刘征担忧。一面是自己效命的主上,一面是自己多年的至交好友,徐庶内心自然是矛盾的。

  也不知怎的,当刘征提起诸葛亮、庞统二人时,徐庶心里便隐隐不安,似乎预示着这一趟并不能顺心。不过事在人为,总的走一趟才知道结果。

  就在刘征这边做安排的时候,曹操这边也正在积极的关注着荆襄。

  司马徽知道司马懿是个扔哪儿都死不了的主,因为其心计太深,果不其然,由于言中曹操第一次讨伐袁尚必无功而返,司马懿得到了曹操的赞许。

  此后,司马懿便一直以丞相府参军的身份,跟随在曹操军中,虽然用他的时候并不多,但能够随军,便足以证明,其已经得到了曹操的待见。当然,进入核心曾还为时尚早,毕竟司马懿曾有效力汉王的过往,这还是曹操所忌讳的。

  曹操集十万大军驻军洛阳,分夏侯尚领兵两万,进驻河东,又分曹洪领兵三万据弘农把守各关,其余五万大军则停留在洛阳,按兵不动,等待时局变化。

  先锋曹仁已经驻军颍川、南阳交界处的鲁阳,正在等候时机到来。

  当此之时,司马懿求见曹操。

  曹操正倚座读各路奏报,书佐杨修,治中荀攸二人侍从在侧。听到司马懿求见,曹操放下了手中书简,令军校请司马懿进来。

  司马懿入得堂内,拜见了曹操。

  “仲达此来有何事啊?”曹操复又拿起了手中书简,并不看司马懿,只是悠悠问道。

  司马懿对曹操的脾性早已经了解,倒也不以为意。

  “丞相可曾听闻荆襄有卧龙、凤雏,人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