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节再为枢臣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语,于皇上训诫微臣之圣言成首尾呼应。臣感佩之外,更生谨凛之心。故而自本年开衙之日起,每日自我督促,不论如何疲累,总要将一日之中,省内往来公文,尽数料理清楚。如此数月而下,再无壅积公务,故而方能在接旨之后,即刻动身。”

  “这样很好。这样很好。”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这一次宣你到行在陛见,是为军机处近来有乏人之感,朕着意选拔你充任其间,尽人臣辅佐之责。”

  骆秉章心中大喜但官场多年,早就练就了一身矫情镇物的功夫,心中欢喜,面上半点不露,毕恭毕敬的轻打马蹄袖,跪倒行礼,“皇上托臣以腹心,臣岂敢不殚精竭虑,勉力报效?”

  “朕当年和你几次相见,但来去匆匆,你我君臣之间从来不曾有过长谈,料想于朕之为人,你也未必知道,这里不妨事先告诉你,也省得日后你出了什么差错,俯首领受国法的同时,心中责怪朕有不教而诛的苛政之行。”

  “臣不敢。”

  “朕知道你不敢。”他说,“朕要告诉你的是,朕从来不相信千载以来,传承而下的‘性本善’的那一套,更加不相信旁人口中之言。漂亮话谁不会说?与其听他们满口说着的什么忠悃上报的话,朕更愿意观其人之行。”

  骆秉章心中一动,他和曾国藩关系相当好,两个人常有书信往来,提及皇帝,曾国藩也婉转的向他说过,皇帝这个人很称厚道,而且有两个最大的好处,一个是能够善纳臣言,当初袁甲三的事情,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另外一个就是肯于、也敢于放权,户部的差事可谓是朝廷第一重地,管理户部的大臣从登基伊始的翁心存、肃顺、到后来的阎敬铭,再到现在的杜翰,都有着相当的权利,这并不代表他尽数交托,不闻不问,不过日常料理公务,都是由户部六堂一言而决的。若说到皇帝的缺点,也有两条,第一是贪财;第二是多疑。

  贪财也就罢了,唯有多疑一项,最让臣下头疼,这固然是古来英主的通病,但这却容易让臣下有无所适从之苦。因为你要是做得多了,难免为他认为是在揽权;做得少了,又会被人讥讽为尸位素餐,在曾国藩和自己往来的书信中提及,皇帝似乎天生了一副‘法家’弟子的心肠,从来对圣人流传而下的‘忠孝节义’那一套半点也不肯放在心上,他更喜欢的,似乎是以严刑峻法约束臣下,以收防微杜渐之效——从今天皇上和自己说的,也印证了这一点

  皇帝不知道骆秉章胡乱的想法,管自说道,“你任外务多年,政事上,特别是关碍到百姓福祉的事情上,料想比文祥他们更有旁观者清的立场,等你入值之后,望你能够破除情面,不吝赐教啊。”

  “臣不敢。臣在湘抚、直督任上多年,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