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月球轨道战开始了_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然是因为母巢本身的定位就是最强大的生产者,而油女铁丸的母巢还差的远呢,远远满足不了战争的需求。

  别的不说,第一波登陆的螳螂要有重大的损失准备,最起码一次性投放十万只,后续补充兵力,开辟第二战线,决战,追亡逐北,准备五十万只螳螂肯定是必须的。

  轨道压制火力的雷之巨虫准备两百只,算起来连满足基本火力需求都很紧张,到地面后的风之巨虫火力组至少要三千只。

  这些兵力的质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五万吨,这可是投送到战场上的兵种,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损耗、运输过程中的消耗,还有如此规模军团的后续补给,哪个不得需要巨大的物资。

  随便一估算,各种物资需求达到了五百万吨以上,生产压力一下子就飙到天上了。

  于是交通组解散后,工业组应运成为最大的工作组,拥有七十五名油女铁丸的化身,负责打造母巢版本的工业体系。

  重工业制造的最大优势就是生产效率高,远比生命体高的多,比如,双向吹氧炼钢法每十五分钟就能炼好一吨钢,日夜不停一天下来就接近一百吨钢了。

  一座三四平方公里的化工厂基地,产量远大于百万平方公里的自然界。

  而生物制造的优势在于自动化,以及自我复制的规模化,象菌毯在三个月内就轻轻松松的覆盖了六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生产量超过四个大型工业基地。

  在地盘不能任意扩大的现在,油女铁丸自然要通过工业提高母巢的生产效率。

  得亏有了德裔小贵族的回归,不然油女铁丸们对工业化的认知还得浮在表面上,以为建造一些虫子控制的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炼钢厂就足够了。

  这些工厂很重要,但却不过是工业体系的末梢,隐藏在各个环节的标准、技术思路、资源协调才是精髓。

  越是靠近资源的底端工业,越是需要强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因为自然采集的资源不可能保持同样的品质,同一个矿山两天玩出来的矿石都可能天差地别,必须要准确分辨,精确处理。

  工业体系的精髓不在最终制造环节,而是中低端制造向最终制造环节输送的中间产物,是否能够保持中间产物的品质稳定性,才是工业体系的关键。

  这就需要有足够的人力和耐心,时时刻刻的关注,一点一点的琢磨协调,这都是没法取巧的硬功夫,只能用毅力硬生生的啃下来。

  没办法,油女铁丸作为本体只能以身作则,承担最累最苦的工作,出没于矿山、炼钢炉、反应釜之间,被无数的化验数据、验算公式包围,短短一个月居然瘦了三十斤。

  他的辛苦是值得的,十座母巢的物资产量一点一点的攀升,增加的速度还在一天一天的加快,很快螳螂的日产量就达到了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