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四章 九种,我有九种刑罚对付她_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丰这时候才意识到,那些可以说执着的和他斗的人,真正目的就单纯是因为和他道不同吗?

  亦或真就是怀恨在心吗?

  恐怕不是。

  他们其实是利用这个机会,或者说其实是以此为掩护,试图逐渐扩大实力,以便在朱元璋的压制下翻身。

  以刘三吾为首的儒生为例,他们的确和杨丰道不同,但这个道不同并非你死我活,虽然杨丰蛊惑下皇太孙疏远贤臣,但只要皇帝还想家天下那就离不开他们。朱元璋都不得不把他们推上台,何况是朱允熥,后者就算不像朱允炆那样亲儒生,当皇帝后也不可能抛弃儒生。

  朝廷终究还是要文臣武将来组成的。

  不用他们用谁?

  可以说杨丰终究不可能改变的了这一点。

  杨丰带来的新思想的确让他们感到了恐慌,但仅仅是恐慌而已。

  那他们不惜代价,甚至拼上练子宁等人的人头,也要和他斗下去就明显有些意气用事了。

  他们犯不着。

  他们损失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骨干。

  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都是真正的精英,栋梁之才,殉道这种事情一两个还行,多了就都吓跑了。

  所以他们的真正目的,其实就像是玩寇自重,是借助这种斗争,把文官整合起来,利用和杨丰斗争建立起的威望,把所有文官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真正的集团,一个有能力和朱元璋……

  准确说是和皇权对抗的集团。

  正常情况下朱元璋会盯着,不会允许他们这样结党。

  但现在不一样。

  他们是为了除掉杨丰。

  而朱元璋正好自己不敢动手,他们愿意冲锋在前,那何乐而不为?

  所以朱元璋不会干涉,甚至会纵容。

  而他们在这个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固的集团,那时候无论能不能解决杨丰,他们都已经羽翼丰满,再也不是朱元璋可以随意抄家的。不过也可能是为了朱元璋死后,毕竟朱元璋太可怕,他活着真不敢,但朱允熥继位后,就凭目前的局面,文臣真的需要有这个实力。否则一旦朱允熥全面倒向了武将,就算他们依然还是文官,但终究还是要被压制,可以说现在是他们积聚力量的最好机会。

  得为他们的未来努力。

  这才是他们和杨丰斗争的真正目的。

  而且他们已经在逐渐实现。

  依靠着针对杨丰的造势,他们已经在逐渐民间形成群贤对妖人的光辉形象,同样那些死的人,也被他们描述成忠义。当然,不是针对屁民,而是那些儒生,那些正在各地一座座学校学习的新一代儒生们,他们正在用仰望的目光看着群贤。接下来他们会有更多人进入官场,充实官员队伍成为这个集团的生力军,直到整个朝廷的文官形成一个声音,那时候无论对抗皇权还是武将,就都有足够的实力了。

  尤其是经历了上次大狱之后,那些旧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