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7章 佳偶天成_极品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讷的回答,让薛绍有一种听到了童话的感觉。

  早在五六年前,也就是薛楚玉偷偷跑去从军的时候,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楚玉曾经定下过一门亲事,可以说就只差洞房花烛了。女方是一位姓姚的人家,出身吴兴姚氏大姓,算起来也和薛仁贵的家世门第比较匹配,而且亲家翁曾是薛仁贵的一位多年好友。

  可是因为薛楚玉的“逃婚”,这棕婚礼最终没有如期举行。这不仅仅让薛仁贵失去了他的一位好朋友,还让这户姚氏人家从此在亲族当中抬起不起头来,待嫁的女子也几乎一死以明志。

  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里,名门大姓的女子如果到了十七八岁都还没有许配人家,那就已经可以算是大龄“剩女”了,那是家门不幸,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如果许了婚却被人退掉,或者是男方逃婚,则比当“剩女”还要更加悲剧更加可耻。

  薛仁贵对薛楚玉的愤怒,恐怕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他的逃婚之举。

  转眼这件事情翻过了五六年,薛仁贵和那位老友再未见面,薛楚玉也都快要忘记了自己还曾经有一位“未婚妻”。但缘分就是这样的妙不可言,那一位姚姓人家千转百回的搬迁到了并州都督府治下的乐平县,姚父还担任了县令一职。

  而姚女至从许婚之后,虽未正式成婚,但一直以“薛姚氏”自居,把自己视为薛楚玉的妻子。这五六年来,她足不出户心无旁鹜只在家中侍奉父母、刺绣女红或是读些诗书,典型的良家闺秀。有人劝她再嫁,她严辞拒绝。有翩翩美公子对他垂青,她也不屑一顾。就这样过了五六年,她已是二十岁的大姑娘――这在大唐时代来说,绝对是“超龄剩女”。

  薛仁贵上任代州都督,自然引起了姚家的注意。但碍于种种情由,两户人家仍是没有互通往来。薛仁贵几乎不知道,自己曾经的老友如今就在乐平县为官。

  战事发起之后,薛楚玉代父把守朔州几乎战死,消息很快传到了乐平县的姚家耳中。姚女不顾一切的跑到前方寻找薛楚玉,在兵荒马乱之中费尽周折、饱受折磨,终于在代州找到了薛楚玉!

  这时,薛仁贵已经率军向固良小邑进发,薛绍也率军去了代州布防准备换回薛讷。薛楚玉独自留在代州养伤,身边仅有一些军医照料。姚女找到薛楚玉之后,往事种种她绝口不提,只是不由分说的承担起了照顾薛楚玉的责任。

  衣不解带,朝夕在侧。

  薛楚玉出于一番愧疚之心努力推辞、甚至佯作大怒的骂辱驱赶,姚女完全不为所动,一味只是温柔倍至的细心照料。

  料薛楚玉身边的军医和曲部们,全都被姚女的真诚所感动。薛楚玉,终于也被打动了。后来回到代州的薛讷,同样也被感动了。

  此事,很快就在代州传为了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