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 有多少要多少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忘忧在纠结到底改良后的盐碱地,应该种植水稻还是高粱。

  大唐高粱种植还是比较广泛的,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很适合盐碱地改良后的土地耕种。

  李忘忧种植高粱并不准备拿来做粮食,而是想用来酿酒。高粱秸秆还能喂牲畜,是很合适的他家三百亩土地的作物。

  但种植水稻似乎也很合适,弱碱性水稻后世卖的还很贵,而且李忘忧打算用后世的水稻田立体养殖技术来种植。

  李忘忧记得他们村里有个养殖大户,在稻田养殖鲶鱼。结果稻田里饲养的每条鲶鱼都有2至3斤重,每亩收获鲶鱼七百多斤,亩产水稻一千斤。

  要知道一千斤等于十石粮食啊,而大唐的粮食亩产才一石多不到两石,这差距实在太大了。

  李忘忧倒是很清楚这水稻田立体养殖的好处,鱼类吃掉了稻田的害虫与杂草,又能对稻田进行松土。鱼类的排泄物可以让稻田的土壤变得肥沃,为水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可是高粱可以酿酒啊,那可是一笔巨大的收益,李忘忧又舍不得了。

  更蛋疼的是,无论种植什么,都躲不开即将到来的蝗灾。

  高粱也罢,水稻也好,春播都是农历三月,恰好是关蝗灾爆发的时间。

  这时候种下高粱苗、水稻苗下去,那不是给蝗虫送口粮吗?

  几天时间就能把他这三百亩地里的作物给吃个精光。

  但如果不种植,又无法向杨纂证明盐碱地已经被改良完成了,这就更让李忘忧有些左右为难。

  美女上司不是农村长大的,更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是一点建议也没有。

  这天,李忘忧又毫无形象可言的蹲在河滩边看着地里劳作。

  这片盐碱地已经经过了三洗三泡,正在进行客土移培,也就是将其他地方优良的土壤运来铺到原本的盐碱土壤上。

  李家的二十头耕牛此时都套上了车辆,正一车一车络绎不绝的从远方将客土拉来,倾倒在土地上。

  之后再给土地施肥,增加土地的肥力,这片三百亩的土地就可以正式开始耕种了。

  李忘忧这农村长大的娃,天生就对土地有这非同寻常的热爱。整整三百亩属于他的土地,让他最近每天都得到田边地头来走走看看。

  越看这片地,李忘忧便愈发喜欢。

  最后他干脆一拍大腿,决定了,就种植水稻。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小地主,李忘忧要让大唐人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立体化养殖。

  对了,稻田里面不仅可以养鱼,还可以养鸭子。

  鸭子?

  鸭子!

  李忘忧猛然一惊,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事情。他开始仔细思索起来,倒是什么事情和鸭子有关系?

  蝗虫……鸭子……

  脑海前世一段模糊的记忆被他回想了起来!

  他记得看过一项报道,说广东一个昆虫研究所做过一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