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0章南阳许攸_最强兵王闯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0章南阳许攸

  张绣右手的中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微笑道:“要彻底解决此事,并达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事情做。”

  “第一,是杜畿所提到的。”

  “但凡经过吏部核准的士子,自核准之日起,一年之内,每个月官府给予最基本的生活补助费,保证能生活下去。”

  “第二,是国渊所提到的。”

  “但凡经过吏部核准的士子,自核准之日起,由官府安排居住的地方。一年之内,不收取分文租赁费用。一年后,按照市价收取租金。”

  “第三,建立人才市场。”

  “由京兆尹牵头,组建一个‘人才市场’。人才市场的作用,是统计长安境内需要用人的机构,以告示的方式张贴在人才市场门口,让所有人能知悉。”

  张绣侃侃而谈,不急不躁说道:“关于人才市场,这是头一遭建立。前期的时候,可以由人才市场的小吏,到长安的各酒楼、酒肆等,以及各衙门统计需要用人的情况。”

  “如此,确保其运转。”

  “一切上了正轨,人才市场有了公信力,让百姓信服后,酒楼、酒肆等需要用人的,自会主动到人才市场来发布告示。”

  “如此,让招人的有地方招募人员,也让找事情做的人有地方做工。”

  “京兆地区成功后,再推广各地。”

  张绣侃侃而谈,提出了他的安排。

  对张绣来说,这其实不复杂,大方向很容易敲定。虽说下面执行起来,必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但总体制定下来,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杜畿听到张绣的话,心中感慨。同样用钱赈济士子,杜畿的做法,会形成一个无底洞,容易出现纰漏。因为越来越多的士子来了,到最后,对张绣的财政,是极大的负担。

  张绣的安排,就合理了很多。有吏部的考核,再加上只有一年的时间为期限,节省了很多开支,也不至于形成滥觞。

  一个士子到长安落脚,如果在一年内,都还找不到合适的事情,这样的人就不是人才。

  至少大部分,是这样的。

  杜畿心悦诚服,拱手道:“主公英明!”

  国渊表情肃然,琢磨着张绣提出的方案,也死心生感慨。虽说张绣年轻,但张绣的处事,却是丝毫不显稚嫩,更见老辣。

  一年内不收取租金,一年后再收取租金,对寒门的士子来说,那有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第一条的生活补助费,足以令无数士子动心。

  国渊最钦佩张绣的,是张绣提出第三条方案。

  在国渊看来,虽说短时间内,人才市场难以形成规模,但时间长了,上了正轨后,找事情做便不需要托人,只需要到人才市场即可。

  这更能吸引士子。

  而且,惠及无数的百姓。

  国渊侍从郑玄,性情恢宏,言谈随行,是一个挺好相处的人。但国渊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