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资治通鉴·汉纪】

  黄琬其时也在为此事烦恼,当然此时他还并不清楚鲍出杀啖人贼救母的事情,这种事情看似传播范围很大,但若没有一个通畅的渠道,其实很难传到黄琬这样的高层耳朵里。

  他烦恼的是另一件事——

  “眼下屯田制度初建,虽有历代皇帝屯田的往例,但毕竟时过经年,又事移俗易,情况不同,根本不能原样照搬。”座中黄门侍郎钟繇抬首看着黄琬,说道:“别看如今关中屯田办的如火如荼,其实屯户籍册混乱,军屯民屯互相侵占屯户,以图成效。”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黄琬缓缓言道:“当初李傕拥众为乱,裹挟弘农等地百姓数万人充军,后来朝廷裁军,将彼等百姓或是遣散回乡,或是就地安置。就因如此,便生出了一个问题,彼等百姓到底算是军屯,还是民屯?若说是民屯,他们不说是否自愿,到底是参与过叛乱,应划归军屯;可若说是军屯,他们以前又都是寻常百姓,岂能他们从此受军法束缚、身不由己?”

  钟繇应声答道:“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纠扯不清,各执一词,所以彼等才会各自争抢屯户。”

  黄琬盯着钟繇,说道:“你今日来寻我,想必就是为了劝我上疏陛下,厘清此间关隘了?”

  “明公睿鉴。”钟繇虽然出身颍川豪强,属于关东士人的中坚分子。但在同样是高门贵第、甚至家望犹胜钟氏的黄琬面前,钟繇不敢摆架子,态度异常恭谨:“近来朝中都在为车骑将军提议出征白波一事,而闹得意见分歧,一时无人注意到此事,若是明公就此上疏……”

  钟繇没有把话说完,黄琬大致明白了对方的心思,这是建议他趁此在皇帝面前露个脸,表现一下自己。要知道他可是唯一一个没有录尚书事的三公,而且又是赵氏兄弟与弘农杨氏示好、各方势力妥协才得以上位司空。

  在许多人眼中,这个所谓的关东士人的领袖,说出去是名望日隆,其实不过是个毫无影响力的花瓶,皇帝用来充数的三公。

  这在那些亟待恢复实力,迫切需要有所作为的关东士人看来,实在无法接受黄琬韬光养晦的行为。

  黄琬也知道一味蛰伏韬晦只会让人以为己方软弱可欺,他也一直在等待时机,眼下这个事情正好可以做一个题目。

  还未等他说什么,恰好王凌过来了,黄琬想着此人恰好管着京兆民事,又蒙皇帝赏识,最适合为他打个前站,投石问路。

  “彦云难得来我府上一趟,今日是如何得了空闲?”

  黄琬发问,王凌依言作答,将鲍出舍身救母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其中更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一番话说完,黄琬与钟繇俱不作声,皱眉沉思。

  钟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