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台前幕后。工作餐。_血染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大全来到义州港。

  虽然义州城已经是一片废墟,但这座港口却已经完成了重建。大凌河两岸已经绿意盎然,河面已经开化,经过一个冬天,供给军需物资再次沿大凌河运达义州。大量的军需补给在这里上岸,并在这里中转,运往辽东各地的军营和要塞。

  现在已经是总兵的哈大全,走到那里都有大群的护卫簇拥着。

  经常跟在哈大全身边的朱敦不见了。哈大全升了官,朱敦了升了,现在朱敦是广宁的参政,不过朱敦管的不是政务,而是哈大全的后勤管理。

  徐士安出人头地了,逢人就讲忽悠努尔哈赤的经过,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谈资。徐士安很快赢得了辽东第一名嘴的大名,现在徐士安调到义州担任义州参政,负责的一样是哈大全的后勤。

  按照朝廷的规定,地方的军政官员应该是分立的,军不干政,政不干军。但辽东的情况特殊,为了抵抗努尔哈赤的入侵,辽东的官员死亡率很高,连高级别的总兵阵亡的就有十几位,低级官员就更多了,谁都不愿意到辽东当官。

  所以孙承忠担任的职务是都师,全权控制辽东的军政大权,文官武官的活都他一个人干。这一政策,也照例延伸到了地方。哈大全的管区包裹广宁和义州,他没有权利任命知府,确有权利推荐参政的人选,这样可以方便军政官员间的沟通。

  所以朱敦和徐士安,两个本来与仕途无缘的落魄书生,摇身一变成了朝廷从三品的高官,他们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跟着哈大全混。

  王八一、赵卫、赵士都升迁为游击将军。哈耿、张佰强、许尚志、熊宽、荀一龙、纪大海等六个小弟也都升任为参将。按照战时的功劳,升任千户、百户的老兵也有一百多人。

  像王张氏这样的黑干部,没有升官,不过王张氏两个8岁的儿子,现在已经是千户了。厉害吧。8岁就是千户。

  秋月、芳文、昙花、九月四个侍女也升不了官。继续当黑干部。

  纯三郎也在当黑干部。

  哈大全手下已经是兵强马壮。

  就是这样,哈大全还是觉得人手不足,因为哈大全手下的正规军、蒙古骑兵、女营等兵力达到五万余,这么点管事的军官,实在捉襟见肘。

  而且在大凌河之战中。

  人才不足的弊端暴露了出来,哈大全急需大量有用的人才,特别是一个能运筹帷幄于千里的军师型人才。

  中午时分,哈大全等的船来了,一艘军用的三帆巨舰,在军舰的两侧分别配备了十二门弗朗基火炮。这是明军为了运输军需辎重特别建造的,普通海盗不敢上前打扰。

  船靠岸,放下船板,从船上走下一芊芊的倩影。

  “婉儿。”哈大全快步上前。

  “相公。”数月不见,婉儿还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跟在婉儿后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