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酿酒和粮食_东欧的雄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酿酒和粮食

  彼得又开始捣鼓什么了,他在自己搭建的炼金室中做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炼金术起源于埃及,后在希腊化时期得到发展。中世纪时,欧洲人相信通过一些手段可以点石成金,于是开始大量的实验,虽然没有金子,但也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在西班牙,这个被阿拉伯人占领的基督教国家,处于阿拉伯和基督教夹缝中的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批翻译工作,不过由于他们并不是炼金术士,也不甚精通拉丁文,所以当时翻译的诸如《七十论》这样的着作的译文晦涩难懂,甚至完全失义。后来,基督教世界的一些学者开始接触炼金术,才正式宣告了炼金术欧洲时期的开启。

  彼得也建造了一个炼金室,无聊的时候就在这里鼓捣鼓捣。并且以假名与其他炼金术士进行书信往来,比如他从一个佛罗伦萨的疯子炼金术士口中得知,将尿液进行蒸馏等一系列工序后,会有金子出现。

  。。。也算是独特的见解。

  不过彼得最近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改进酿酒技术。

  欧洲现在最常见的酒就是葡萄酒,粮食酒比较少,虽然有了啤酒,但度数太低,如果有更高度数的粮食酒就行了,罗斯人应该会喜欢的。

  他记得伏特加多了个过滤的步骤,先将原酒进行过滤,然后进行蒸馏。这个时代进行过滤的只能是木炭,先将用大麦酿的原酒用木炭进行过滤,再用从十字军东征传来的白兰地蒸馏器进行蒸馏。这样就拥有了浓度高达90%的酒精,接着再用蒸馏水进行淡化处理,这样一瓶晶莹剔透的新型酒就做好了。

  制作的过程中,彼得都不敢睡觉,生怕实验失败。而且每10升蒸馏液用1.5千克木炭连续过滤不得少于8小时,这样的折磨是很受不了的。要不是彼得还做些别的,大公还以为自己的儿子炼金走火入魔了。

  最终,经过一个星期的“炼金”,12瓶晶莹剔透的酒成功出炉。就是还没有试过,不知道这效果如何。

  彼得尝了一口,一股浓烈的感觉在他的嘴里扩散。辛辣味直冲天灵盖,彼得冲的差点晕倒。

  “看样子还可以”

  这样的酒肯定能征服哥萨克和那些生活在高纬度的人,这样的口感非常适合他们。而且在兑水之前的酒液可以当医用酒精使用,真正做到了一酒多用。

  除了酿酒,彼得还进行一些别的实验,但大部分都失败了。可见这样的成功也不会持续下去,这种事情只能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多布罗加的粮食年年丰收,铁器农具和肥料的应用让粮食产量提高不少,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取得成功,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价格都不会太离谱,以最大的可能避免谷贱伤农的情况。

  即使这样,多布罗加的粮仓都已经接近满的状态。大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