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三章 讨主意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请假不易。

  能提前两天动身回来参加儿子的婚礼就已经和不错了。

  根本不可能帮上什么忙。

  所以说,打一开始,张士慧就打算找个老字号的饭庄子包桌办喜事,又排场又省心。

  可惜实际操作起来,却没他想象中那么轻松。

  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了,有钱居然还花不出去。

  敢情这年头还没有什么人有能力在饭馆里办婚礼的呢。

  当时京城又是服务业跟不上返城大潮的时候,无论吃喝住行都是人满为患。

  根本就没饭庄子的经理愿意接他这业务的。

  一来是,人家觉得那么多人一起来吃饭,大张旗鼓的伺候着,忒累得慌。

  无论是后厨还是服务人员都不会乐意,何必让职工们对自己心生不满呢?

  二是就是当时的人某些观念还是没转变过来。

  许多人都认为为了俩人结婚把散客拒之门外,是有一定舆论风险的。

  万一碰上哪个顾客较真儿,或者再碰上那个记者多事,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结果就为这个,张士慧他跑了好几家问,都是白跑,人家都以安排不了回绝了。

  好在重文门旅馆跟便宜坊烤鸭店有联营合作关系,张士慧倒是在自己单位说得上话。

  可这么办的话,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因为既然在单位的饭庄子办喜事,那领导、同事、别的部门的熟人,个个都不能拉下。

  本来邀请的客人就已经不老少,这一算下来,至少得备着四十桌啊。

  这是什么场面?

  刘炜敬的父母之所以摇头,是纯粹替张士慧心疼这笔钱。

  要知道,这年头摆喜酒都是赔本买卖,摆酒席越多越吃亏,收不回多少礼物。

  按五十五一桌包席算,光酒席钱就得两千多块。

  那真是白白的得扔台大彩电啊,再能挣的人,也得心疼啊。

  而张士慧所含糊的是这场面太大了,觉得自己有点HOLD不住。

  虽然他不怕花钱,也想要在人生最重要的日子里露露脸,好好大办一场。

  可他不傻啊。

  跟宁卫民混得时间长了,他也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

  这么大张声势的婚礼要是在别的地儿偷偷办了,倒也无所谓。

  由于他请的人除了亲戚,都是有利益关系的朋友,和真正有交情的同事、同学。

  没人会琢磨他钱的来路。

  可要是落在单位领导和不能交心的同事眼里,那就不一样了。

  他认为肯定不少人会心生嫉妒和猜忌,然后就会琢磨某些事儿。

  这要没有个合理的借口,必然后患无穷啊。

  所以张士慧没辙了。

  他就只能跟宁卫民和乔万林这两个知道他底细的人商量,看看这事儿怎么处理好。

  别说,此举倒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乔万林和宁卫民可都是人精子,一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要按乔万林的意思是,他可以通过关系,帮忙找个单位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