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忠勇无双李孝忠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在岳飞进抵临安之前,紧挨南阳府的永兴军路商州勤王兵马就赶到了内乡县。

  该部统兵官说来还与徐泽有过交集,乃是曾参与过平灭方腊之乱和大名府之战的忠州防御使辛兴宗。

  其人在朝廷大军兵败南乐镇之后,错误得出徐泽将会挥军南下灭掉大宋的结论,乃与怀德军都总管杨炯(字惟忠)等人联手,准备挟持童贯逃往河东路割据地方,以应对群雄并起的局面。

  没想到徐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仅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东京城,还顺手拉了童贯一把,让频临灭亡的大宋王朝得以延续。

  而大宋朝廷第一名帅童贯经历这次大败后,也声望大损,收拾不了杨炯这等大军头,便把气撒在了小军头辛兴宗的身上。

  其人隐忍了小半年,终于逮到机会寻了辛兴宗一个不是,蛊惑教主道君皇帝将其调到偏远的广南东路任职。

  辛兴宗也是命大,在满是瘴痢的广南待了近五年,居然还能活下来。

  去年,同宋两国军事危机爆发,种种迹象表明大同帝国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大战。

  军力不济的大宋朝廷被迫迁都南阳府避敌锋芒,并再度竭尽民力扩军备战,以应对大同帝国可能南下的压力。

  病笃思良医,国难思良将。

  大宋虽大,敢战又能战的中高阶武将却很少。

  而之前的几年里,同宋数次交锋都以宋军大败为结局。

  此时正是名将凋零,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

  有过多次大战经历的辛兴宗这才被教主道君皇帝想起,并调回永兴军路出任商州防御使一职。

  此番同军入寇南阳,王朝倾覆在即,既是大宋王朝之危,也是武人军头之机。

  差点死在广南东路的辛兴宗迫切期望能借勤王之机在新君心中留下良好印象,因而行动非常积极。

  其人借着紧挨国都的有利条件,率先完成动员,赶在了所有人前面成为第一个带兵进入南阳府的勤王军将。

  但富贵再好,也要有命来享受。

  其部除了必要的留守兵力外,进入南阳府的商州人马只有四个半指挥,兵制员额两千余人,实际兵力仅一千余。

  靠这点兵力加强内乡县防御,牵制同军在南阳府的行动都很勉强,深入临安城下就只能是送人头了。

  由是,辛兴宗第一时间向朝廷汇报了自己的忠心后,便老实留在了内乡县,准备等待更多勤王兵马赶来再行动。

  永兴军路毕竟紧挨南阳府,各地只要动员起来,行动也慢不了多少。

  继商州兵马进入南阳府后,虢州、华州等地的勤王兵马也陆续赶到内乡县,加上城中原本的驻军,总机动兵力接近五千人。

  但拖到这个时候,同军前锋岳飞部也已经进抵临安城下。

  南阳府防御体系的重点在其周边险要的地形,而不是临安单薄的城墙,现在同军却轻易突破周边防线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