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七章 向南向北(四)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先众人基本都赞同,可以与清廷进行议和的谈判。

  对议和这一点,南京的众官员都并不拒绝,因为现在虽然还沒有正式宣布,但內阁和统战部的成员也都基本清楚,现在商毅倾向于先平定南方,既想和清廷一时打不起来了,那么坐下来谈一谈也沒有什么坏处,毕竟南京政府现在是占主动权的一方,如果谈得好了,也许在谈判桌上就能解决大部份的事情,也省得出动军队,还免去了一大笔开支,同时也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南方。

  因此会议很快就转向讨论到这次议和的条件,众人一致都认为,如果清廷要议和,那么首先要做出的让步是,退还所有的中原土地,这一点绝不能含糊。

  当然俱体的退出范围也有好几种意见,有人认为是以退出北京为标准就可以了,因为北京一到手,商毅就可以举行称帝了;也有人觉得清廷应该退出山海关,以及锦宁等地才行;还有人认为连辽东也要退出来,清廷只能回到以前的建州,努儿哈赤起事之前的地方去。

  商毅经过了认真的考虑之后,认为仅仅只退出北京,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只要清军的势力还在山海关的范围已内,北京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仅仅只是一个像征意义,作用不大;而要清廷连辽东也要退出,估计清廷绝不会答应,因为那就等于是变相的亡国了。因此商毅认为,恢复到清廷入关之前的状态,既双方以长城为界,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清廷的势力全线退出长城以北,这个条件还是可以接受的。而锦宁地区,到是可以再商量,这一次收不收回,到并不是大事。

  如果按这样的条件谈成了,那么南京政府不动一刀一枪,就可以收回了陕西、山西、河北三省,约有近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收复了崇祯时代的所有土地,对全国也算说得过去,也算是在谈判桌上取得对清廷的重要阶段性胜利。

  而且这一来,整个北方基本可以稳定下来,就可以全力投入平定南方的战斗中。而对清廷来说,至少还给他们留出了一块立足之地,以现在清廷的实力,他们应该清楚,根本就不可能守住关內的地方,因此这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商毅就准备把关外的地方放弃了,而只是把关外的地方可以暂缓一步,等彻底平定了南方之后,再回过头来,出关渡海,而且商毅的最终目标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辽东,还包括东北三省、外兴安岭、新疆、青海、西藏这些边远地方,全部都在商毅的计划之中。

  致于和清廷达成的议和协议,商毅当然不会被这种所谓条约协议所限制,条约协议能否真正生效,又能保证生效多久,从来都不是以信义为基础,而是凭实力作保障的。

  致于什么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