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一九章 淸军又来了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死的奴材,没有的东西,你还有脸回来见我吗?”

  伦泰跪伏在地上,虽然听着辱骂,但却一个字也不敢分辩,只是不住道:“是,是,是奴材该死,是奴材该死。”

  骂伦泰的是一个年过五十的老年人,不过这人虽己不小,须发都以己有些花白了,但身材颇高,行动矫健,丝毫也不逊色于年轻人。而且在举手抬足之间,依然带有十分威猛的气势,一看就知是一员猛将。这个人就是这一次清军攻明的主将,奉命大将军,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比现在的满清皇帝皇太极年长一岁。尽管他在努尔哈赤的储子中较为年长,但母亲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一般,只是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妃子,在生前没有受过努尔哈赤的宠幸,死后也没获过任何哀荣。因此也影响到阿巴泰在诸兄弟中的排位。

  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位,阿巴泰封为多罗贝勒。而在他的兄弟中,比他年长,排行第二的代善、第五的莽古尔泰、比他年幼的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第十四的多尔衮、第十五的多铎、甚至是叔伯兄弟阿敏、济尔哈朗、就连代善的儿子岳托都被封为和硕贝勒。地位都在他之上。

  到了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元,定宗室世爵,这时莽古尔泰和阿敏都己被皇太极为排除异己而诛杀。剩佘的爱新觉罗氏中,代善封为礼亲王、济尔哈朗封为郑亲王、多尔衮封为睿亲王、多铎封为豫亲王、还有代善的儿子岳托封为成亲王、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封为肃亲王,连阿济格也封为武英郡王、只有阿巴泰依然还是多罗贝勒,只是在“多罗”后面加了“饶余”(满语为富裕之意)两个字,以示差异。

  为此阿巴泰心里也十分不平,多次口出怨言,也常被皇太极责罚,但却从来没有受过降爵或削爵的重惩。原因恰恰就在于,阿巴泰出身偏房,长期被排斥在最高权力核心以外,威胁不到皇太极的皇位,因此皇太极继位之后,与莽古尔泰和阿敏的权力争斗,从来没有波及到他。皇太极对阿巴泰还比较宽容。

  而且阿巴泰较为年长,因此也比诸弟较早参与征战,较早建功立业,所以努尔哈赤在世时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皇太极继位之后,又不放心代善、莽古尔泰、阿敏等人,阿巴泰还是可以得到不少征战的机会。皇太极在位的主要征战:如锦州之役、大凌河之役、锦州、松山之役,以及前四次征明之役,阿巴泰基本都参加了,不过都是作为部将或是副手。只有这一次,才是首次出任全军的主将。

  以五十三岁的年纪,才首次得到独领全军的时会,阿巴泰自然十分珍惜,因为自已的年纪也不小了,以后未必再有这样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