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六章 江淮大撤退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经战乱,大约只剩不足一半,但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足以耗光目前商毅存余的粮食物资,也就是说,就算把江淮地区稳定下来,至少在今年,商毅基本是不可能动五万人规模以上的战争了。而等到明年的时侯,清军估计也能够缓过了这口气来。因此也不得不说,清军的这一计用得确实很高明。

  不过事情己经生了,后悔牢骚都没有用,只能去积极面对现实,好在也算是把江淮地区得到自己手里了,并非是一无所获。因此商毅下令,第一军立刻向江淮地区进军,驻守扬州的部队马上进驻凤阳府;驻守和州、滁州的部队进军庐州府;驻守江南的部队进驻安庆府,一面接管地方,维护治安,稳定住百姓,一面追击清军,将清军的破坏活动降到最低。

  同时又命周少桓领第四军立刻占领淮安府,然后向徐州地区动进攻,迫使清军收缩兵力,尽快撤军。而湖北军区也由黄州府跨过大别山,向河南府的汝宁州地区动进攻,也是牵制清军的兵力。

  随后又命行政司立刻安排人手,分别向江淮地区运去大量的粮食、盐、帐蓬等生活必用品,以免引起难民暴动,但对己经动暴动的难民,则要给予坚决时打击,绝不能手软。如果人手不足,就从湖南、江西地区抽调一部份军队。

  周士奇、王夫之等人也深知流民的危险性,一但处理得不好,就容易引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说起来明朝其实就是毁在流民,因此也都不敢怠慢,立刻开始布置起来。

  一直到一个月之后,商毅连续收到了北京回来的情报消息,才知道这次清军的江淮大撤退,其实是有着非常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的。

  原来丢失了湖北之后,济尓哈朗退守到南阳,这个时候他己经完全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商家军的对手,湖北、江淮本来就是守不住的地区,自已被派南下督师,根本就是自找罪受,反到是替多尔衮承任了这次失败的罪名。因此济尔哈朗也是又气又恨,但心里也明白,自己想借南征惨败来扳到多尔衮的计划,己经彻底失败,在连失湖北、江淮之后,自己想取代多尔衮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于是也主动上奏朝廷,为自己这次失败请罪,并表示自己愿意退归林下,永不问事。其实就是向多尔衮认输了。

  等济尓哈朗的请罪奏章送到北京时,多尔衮还在称病不住,仍然是由代善代理摄政王事,而回给济尔哈朗的旨意中,并没有批准济尔哈朗的请辞,只是将他责备了一番,但命他立刻开始布置守卫江淮。不过在圣旨的最后,说得十分含糊,只说江淮之地,可守则守,不可守弃,一切可以便易行事。

  济尓哈朗一看就明白,这是朝廷准备要放弃江淮,但又不愿担这个责任,正好可以把丢失江淮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