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章 杀了狗官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是巡抚,他们的手也不可能真的能够盖住整个山西。

  明朝的官场制度,朱由校有时真的很无语,可以说既完善又混乱,而且时不时的就给你变一下。

  太祖立国之初,设立的是三司制度,分别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一个省的军政大事,全部由此三司联合处置断绝,而且职责分明,哪个司该干什么,哪个司该管什么,全部都已经分仔细了。

  其中都指挥使节制全省境内的卫所和军备,按察使则掌管刑法和牢狱。

  布政使则总领一省的民政大计,权力极大,官职也是从二品,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不像现在,有了总督还要巡抚,军事政事更是一体包揽,刑狱之事也照样插一手,完全冲突。

  由此可见,那些说太祖只会杀人不懂治国的就要闭嘴了,太祖出身低苦,眼光确实是有限,但不代表他就只是个屠夫而已。

  华夏大地经过数百年摧残,先是辽金宋混战百年,后有蒙古南下灭宋,蒙元时期赋税不知多重,到处起义战乱,又持续了百年时间。

  而太祖从起兵到立国不过十几年时间而已,在位也不过三十年,却将战火频起的华夏大地从生死线中拉了回来。

  不说有多么强盛富有,但老百姓至少有地可耕、有粮可吃,有盼头在那里,心里安定。

  在生产力超低的古代,能做到让八九成以上的百姓能够不用挨饿,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就凭这一点,就强过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

  在后世评价极高、被称为大帝的朱棣,他在位期间,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比起洪武大帝来,差老鼻子远了。

  朱高炽为什么频频反对他老爹出兵劳师远征,朱瞻基为什么要改变国策,放弃关外武备之事,注重与民休息。

  就是因为朱棣打仗打的太多,又没有取得什么关键性的决定胜利,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民生又开始摇摇欲坠了。

  说的不好听点,朱棣五次北征,获取的战果并不是很大。

  还不如太祖皇帝在位期间九伐草原当中的任何一战的收获大。

  官场制度的改变也是从他开始,本就已经接近完善的官衙机构,他不去好好改良弊端,非要给你加点东西进去,就比如创立东厂监控锦衣卫一般。

  有些事,一旦有了改变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过了没多久,明朝就开始有了巡抚、总督等临时官职出现。

  而到了明末时期,巡抚已经完全成为了常设官职,每一个省都要有一个巡抚,出了一点事,就一定要设立个总督去统辖。

  可这些挂了巡抚和总督名头的人,他们的官位品级根本无法与布政使和按察使相比,只是外地官员不敢得罪京官,故而频频退步。

  明着不敢不代表暗地里不会有小动作,朝廷这种上下不分的安排,怎么可能获得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