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 太原城_大唐坑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惬意。

  听卢小闲说自己的汤熬的好,李道亨心中很受用,一脸得意道:“可不是嘛!契丹人以羊肉为主食,他们熬制羊汤很讲究,我虽然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但又进行了创新,多加了几味调料,所以我熬的羊肉汤比契丹人的还要鲜美!”

  卢小闲叹了口气道:“要是天天都能喝上您熬的羊肉汤,这可是人生一大幸事呀!”

  “那有何难?”李道亨呵呵笑道,“若是别人吗,求我我也不会给他熬,但卢公子你只要想喝,我天天都可以熬给你!”

  李道亨这话倒不是客气,看着不顺眼的人,他理也不会理。但他对卢小闲却偏偏看着顺眼,这很多事就不是事了。

  李道亨的这话让卢小闲有些感动,他叹了口气:“可惜明天我就要离开太原了,恐怕就喝不上您熬的羊肉汤了!”

  “这么快就要走?”李道亨脸上的失望之色一掠而过,旋即点点头道,“你还年轻,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当然不能一直留在这里陪我老头子了,我能理解!”

  卢小闲正要向李道亨解释,却见李道亨朝着卢小闲一摆手:“先不急,待会酒菜上齐了,咱们俩慢慢说!”

  卢小闲点点头,瞅着李道亨转身离去的背影,他陷入沉思当中。

  按理说,从洮州前往营州并不经过太原城,但卢小闲听说上任营州都督李道亨卸任后就住在太原,所以特意拐了个弯,专程来到了太原。

  当然,卢小闲与李道亨并非偶遇,创造一个偶遇的机会对卢小闲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与李道亨接触的这些时日,卢小闲能感觉出来这位老爷子对他是发自内心的好。

  李道亨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封疆大吏,可现在就是个普通的老人,有人愿意陪他说话恐怕是他最高兴的事了。

  营州地处中原进入东北地区冲要,是中原王朝出入东北的门户,同时也是胡汉杂居的地带,民族成分较复杂。

  唐朝建立后,沿用隋代制度,建置营州总管府。

  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营州为上都督府,管营、辽二州,镇抚契丹、奚人及东北地区。

  贞观年间,契丹、奚人相继归附,唐朝设置羁縻府州,接受营州都督府的监护。

  贞观年间,唐朝设置东夷都护,由营州都督兼任。

  营州都督的人选对于唐王朝非常重要,要么是品行廉洁,要么是皇室信任之将,要么是有威望的蕃族酋长,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大唐东北边防的安全。

  大唐第一任营州都督名叫张俭,他是高祖李渊的从外甥。

  第二任营州都督程名振,生前被百姓称为常胜将军,几乎无败仗。程名振不仅带兵打仗厉害,在朝堂之上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官。

  第三任营州都督是李谨行,他被唐高宗授为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燕国公。

  第四任营州都督高侃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