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很有号召力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日韩演员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之前拍《我的野蛮女友》时他很慎重,对演员的背景作了调查,这次与日韩影视公司合作时却没有提相关要求。

  现在看来是个大疏忽。

  二十年后因为疏于背景调查而扑街的影视作品有不少,主要因为演员有不当网络言论或者黑隐私,苏长青这根弦显然没有在九十年代绷紧。

  毕竟网还没通,请的又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能有什么问题呢?

  然而现在他明白了,这些人如果有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你这部片子很有号召力啊。”

  韩厂长显然已掌握了不少情况,先说了包括朴宇宪在内的两个韩国街头运动积极分子:“这两个人都被警方抓捕过,思想比较危险激进。”

  所谓的号召力,就号召了这种人。

  而后重点讲了前田信子:“这人虽然是演员,但同时也是《赤旗报》的记者。”

  “我还真不知道她是个记者。”

  “《赤旗报》是日共的机关报,不过这不是问题,二战期间我们和日共是反侵略战争的同志。”

  “我想也是,大家都是同志。”

  “问题是她的家庭背景太复杂了,就不一定是同志了。”

  “哦?”

  苏长青想起前田信子讲的那个故事,看来不是信口开河,但现在也只能装作一无所知了。

  果然韩厂长说她父母都是赤军成员,母亲后来怀孕退出,父亲逃亡海外不知所踪,这些年一直被美日通缉。

  如果因为这个不合作了,苏长青有些不服气,再说赤军在国内并不是非法组织。

  “无论如何那都是她父母的问题,我们也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聘用了。”

  “道理是如此,但问题没那么简单,”韩厂长顿了一下:“据我所知,这部片子如果不换演员,即便拍完也可能过不了审。”

  苏长青急了:“这好像小题大做了吧?!”

  “其实我也不大懂这些问题,总之得慎重,”韩厂长也有些无奈:“我是说很可能不过审,没说一定。”

  他说可能,基本板上钉钉。

  苏长青一时有些气急败坏,但却没法表露出来。

  不过审那就无法在国内公映了。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老谋子的《活着》都是拍完以后不能过审,虽然在外面获了奖,始终也没国内公映。

  办公室的挂钟滴答滴答响,令人心烦。

  《移动迷宫》原本就是简单的商业片,不涉政治。

  《大逃杀》反映社会问题鞭挞人性,也不涉政治。

  然而到了苏长青手里,却引入中日韩三国演员影射现实,结果引来了所谓志同道合的人。

  这个因其实在《太平号》里就种下了,他当时就作了许多反战暗示,结果在某些人心里贴上了自己人标签。

  这只能说活该了,非要卖弄有思想,结果自找麻烦。

  换演员并不容易,前田信子是日方主演,换掉她得重拍不少戏,包括与韩方的一些对手戏,接近已拍部分的三分之一,无疑得增加一大笔开支。

  韩厂长见他沉默,接着又说:“你是个有才华的年轻导演,这么建议也是出于对你的爱护,所以才没直接吊销《移动迷宫》拍摄许可证,而是委托我来说服。”

  看着韩厂长意味深长的眼神,苏长青脑子里却浮现出另外一个毫不相干的场景。

  。

  。

  新的一个月新的一周,上周成绩一般,这周继续努力,突破目前焦灼的剧情,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