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总得有人带个头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译。

  动这个念头与前田信子有关,当然不是为了泡她,那未免太当回事了,与女人语言不通搞暧昧是一种幸福,可以不用搭理很多废话。

  她发来北野武的邀请,苏长青很感兴趣,同时也意识到沟通是个问题,翻译未必能准确表达他们之间交流的意思,既然有功夫就学一点,技不压身。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在日本与北野武那混蛋无障碍交流是其次,还起了另外更关键的作用。

  送审一星期后就有了回应,苏长青带着创作团队参加了审核放映。

  过程相当顺利,审核人员对各种爆血浆镜头视而不见,放映结束握手祝贺,再见。

  所有人额手相庆,苏长青惭愧自己世面还是见得少,竟然有些担心细节上被刁难。

  他给韩厂长打了电话,将过审情况说了。

  韩厂长对这消息当然不意外,现在《移动迷宫》也有北影投资了,没必要吊胃口,爽快地再次表态:“我去申请一个好的档期,后面的推广你们得上点心,别指望发行做宣传,我知道你有广告公司,学习人家好莱坞大片下点力气吧。”

  他这话说得很明白了,作为合作方他安排档期,可能要花费的几百万宣传费用得四维独自出。

  虽然按照国内目前的规则,宣传主要由发行和影院承担,但手段和力度都远远落后于时代,不仅仅是没钱,观念也跟不上。

  所谓的广告通常都是在影院里弄些海报,通知一下走过路过的老观众,聊胜于无。

  好莱坞大片进来后情况有所改变,片方承担了一些广告费,在主要城市的繁华路段投放巨幅招贴海报,效果十分明显,真正起到了聚众吸睛作用。

  这方面苏长青早有计划,在影片拍摄时他就准备了大量的剧照,尤其是角色特写,方便后期宣传。

  日韩的档期已经确定,宣传海报早就让广告公司设计好发过去了,两个国家风格不同。

  韩国海报是狂奔中遍体鳞伤的演员,比较激烈,乍一看以为是体育海报,而背景是阴森的迷宫平面图,弯弯曲曲如同无穷无尽的八卦阵。

  日本最具代表的广告风格无疑是禁欲系,不过现在还没兴起,再说《移动迷宫》的题材也不适合,苏长青总不能反其道而行,硬是提前引导一下风尚。

  海报是所有三十个林间空地战士的合影,死去的黑白色,活着的血红,背景是淡淡的浮世绘风格白描的迷宫平面。

  国内在文化上海纳百川包容四海,这两种海报无疑都可以用,另外苏长青让广告公司又设计了中国风格的。

  主要是突出吴鲸的一个侧影,坚毅的脸上汗水、污渍、有一道血痕,凝视着画面之外,背景是黑底红色迷宫平面图。

  苏长青让广告公司配合发行公司,而发行公司则配合广电发行协会,将这些广告在国内上映前一星期投放到各主要大城市的十字街口。

  老金算了一下:“别指望发行和影院能承担多少钱,这么投下去无疑是一大笔,可能得上千万。”

  好莱坞对广告投入多寡与拍摄成本之比有多年摸索经验,一般占到三分之一比较合理,通常效益最大化。

  国内市场比四年前强不止十倍,商业化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得尊重规律。

  “投吧,国内总得有人带个头。”

  几天后韩厂长和发行协会分别通知苏长青,《移动迷宫》定档八月十号,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而距离日本上映还有三天了,苏长青踏上了扶桑之旅。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