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 最漫长的一天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这个故事不太好,没有拍摄价值?”

  梅露兰·多拉很认真:“您应该慎重考虑,文明、民族之间的认识是不够充分的,编造故事妄加揣度恐怕是冒犯的。”

  “难道弘扬正能量,传递普世价值也不行?”

  “当然可以,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力,”梅露兰·多拉有些言不由衷了:“但是否被接受是另一回事。”

  言下之意你可以自娱自乐地拍,拍了也是白拍。

  其实苏长青说完了刚才那些话,已经对这故事没兴趣了,没道理自掏腰包花钱嘲讽别人,那简直是吃饱撑的。

  所以他一副从善如流的模样表态:“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故事不成熟,傲慢无礼装腔作势,没有现实价值,应该放弃。”

  “您真这么想?”

  “你看我像装的?”

  终于让苏长青接受了一次建议,梅露兰·多拉很高兴,探身过来贴了下脸:“您终于没那么傲慢了。”

  如果不是啃猪蹄或许就亲上了,看来啃这玩意真不是啥好爱好,关键时刻耽误事。

  至于梅露兰·多拉说他傲慢,全当耳边风了,犯不着辩驳。

  一部十年后能获得奥斯卡奖的故事,就这么被梅露兰·多拉枪毙了,哪天她如果再听到看到这故事时一定非常诧异,明明被苏长青放弃了,怎么一伙德国人、美国人又鼓捣出来了?

  看问题的角度难得取得一致,好孩子都会得到奖励,梅露兰·多拉更加热情。

  苏长青也不觉得猪蹄、香肠腻了,欻欻欻又吃了不少。

  两人天南地北地聊,午饭从中午吃到下午三点。

  梅露兰·多拉说如果是意大利人,这顿饭就会一直吃到晚饭时间,然后再和宵夜连起来,最终得吃到半夜,她称之为意大利人版的《最漫长的一天》。

  《最漫长的一天》是二战电影,又名《诺曼底登陆》。

  苏长青已经喝得有点多了,感觉两人再喝下去,很可能炮轰柏林。

  梅露兰·多拉喝多了爱笑,笑着笑着突然问:“上午看的《小偷家族》已经足够精彩,我想您自编自导的《入殓师》应该更令人期待,昨天说过有意夺取奥斯卡,为什么要等戛纳电影节,可以先寻求在北美上映,毕竟这需要一定时间。”

  这个逻辑正确,好东西肯定先留给自己。

  苏长青明白她的意思,并不是放弃戛纳直接角逐奥斯卡,而是利用戛纳开幕之前的这三个月先跑北美市场,参展完了就可以欧洲、北美同时上映,效率最高。

  其实一月份苏长青就和大卫·兰道联络过,他倒是答应了看片,还没有进一步谈。

  长期干这行的都识货,大卫·兰道应该能看出《入殓师》戛纳获奖可能性很大,达成合作应该不难。

  苏长青实话实说:“我倒是想去好莱坞联络相关业务,目前只接触过派拉蒙的人。”

  如果只能与派拉蒙合作,等于被人家吃定,去了也没有多少谈判的余地,那还亲自跑什么,反正都是等对方开出合作条件。

  梅露兰·多拉当然明白苏长青的意思,眉毛一挑:“这个或许我能帮上忙。”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