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这方面天赋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工作,在美国也是为了工作,接触自然就都是正常的。

  从政选举是充满谎言的表演,这么编剧情虽然谈不上无懈可击,但至少合理。

  真正的高手也都擅长包装自己,律师、外交官、政府官员、演员,以后再写点东西,履历上还能加上作家头衔,光环当然越多越好。

  梅露兰·多拉明白苏长青的意思,可还是有点犹豫:“这我得慎重考虑,演不好不如不演。”

  “你有这方面天赋,有我在不可能演不好。”

  第二天中午两人离开了小镇,梅露兰·多拉返回华盛顿后没两天就发来信息,告诉苏长青已口头请辞,一旦获准就书面提出申请。

  无论如何这份债算是欠踏实了,没法清还也不好意思勾销。

  从小镇返回好莱坞后,苏长青一边与美工道具讨论工作,确定一些场景的布置方案,一边等着三天后的金球奖。

  严格说来金球奖并不是电影界的专业奖项,之所以名气大,相当程度是因为生在米国。

  它是在美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奖,基本没有业内人士参与评审,专业性一般,因此也没好意思设立最佳摄影、最佳化妆、最佳音乐、音效等技术奖项,其余奖项提名名单基本照抄奥斯卡。

  既然在米国获奖得游说,那就得打开思路,除了晚宴、派对、约片、访谈等手段增加影片或者明星曝光率外,大型聚会当然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从每年十二月开始到次年奥斯卡颁奖完毕,这段时间是北美电影的颁奖季,各大电影人和影评人协会将发出大大小小上百个奖项。

  有些是工会奖,比如导演工会奖、编剧工会奖,还有些是各种协会奖,比如洛杉矶记者奖、纽约影评人奖等等,名目繁多,五花八门。

  不过这些奖基本就是发个奖状了事,属于那种得了也白搭的奖项,没多大动静。

  而金球奖与众不同,它有个盛大的颁奖晚宴,并且进行电视转播,这就给游说公司提供了一个奥斯卡公关的好平台,而且晚宴也为制片公司、经纪人以及演员提供了拉关系搞社交的机会。

  所以,金球奖更像个社交派对,而不是颁奖典礼,但有了名气也就有了价值。

  不过客观地说,这个名气也不是硬炒出来的,金球奖预测奥斯卡相当准,获奖重复率平均八成,最高时基本全中,于是就成了小奥斯卡。

  不过遗憾的是,金球奖预测最佳外语片成功率从来就不高,没有高于百分之三十过,平均三届才能猜中一部。

  反过来说,获得了金球最佳外语片奖的外国影片,大概率拿不到奥斯卡,这就有点乌鸦嘴的味道了。

  金球奖的提名早已经公布在报纸和网站上,苏长青找来看了完整版。

  许多耳熟能详的片名,其中一些之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有过交锋。

  最佳影片除了《泰坦尼克号》还有罗宾·威廉姆斯和马特·达蒙等主演《心灵铺手》、斯皮尔伯格的《断锁怒潮》、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的《因爱之名》、汤米·李·琼斯和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以及在戛纳电影节上与《入殓师》争夺过大奖的《洛城机密》等等。

  这些影片苏长青都看过,全是经典之作。

  另外丹尼尔·戴-刘易斯曾经是阿佳妮的男友,两人相恋数年,结果他到好莱坞发展,却娶了写《推销员之死》的美国大作家阿瑟·米勒的女儿。

  苏长青最关心的自然是最佳外语片,五部电影他占了两部,剩下眼熟的只有俄罗斯的《小偷》,曾经与《黑天鹅》一起出现在威尼斯电影节。

  大卫·兰道说获得金球奖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悬念只是哪部获奖。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