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章 曹丕的计划_三国之小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韬被刺杀于学堂之中,他的一声可谓平凡。

  相比较于历史上他如今更加的寂寂无名,建安九年,他是第一批被郭图说动,选择离开学堂也不加入仕途的人。

  当初他的成绩在冠军学堂可为一流,能够胜过他的寥寥无几。

  蔡邕对其评价,允文允武,聪慧异常,有大略在胸,有良谋在腹,内可治理一方,外或可为将。

  虽无顶尖之才,却有中庸之道。

  那个时候,石韬可以去出镇荆州主簿,甚至有希望在两年之内外放县令,五年之内升任太守。

  可石韬没有这么选择,他选择了进入蜀中,选择了前往南中。

  他见到了那南中懵懂无知的蛮夷之辈,看着他们好勇斗狠之下还有诸如班洪之地这种重信轻利之人的存在。

  只可惜语言不通,习性不同,没有完整的教导,让他们和大汉之民成为了水火不容的两个势力。

  他游历蜀中各地,进入了巴郡拜访过刘封,同样也经过刘封的引荐,拜访了巴郡隐居的卧虎公。

  并且在他的引导下,他代替刘封走访了当年蜀中的诸多老人,也知道这些老人曾经在蜀中做了什么又为何受到川蜀之人的爱戴。

  他们说到底,就是教化二字罢了。

  无论是那五斗米教还是那景公等人,都只不过是教化二字,川蜀之人崇尚巫蛊,信天信命却唯独不信自己。

  他们生死全凭运气,是这些人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走出来的,一座山一座山访出来的。

  川蜀多隐士,却只有这些人愿意为了这一地百姓而努力,所以石韬拒绝了众人的挽留。

  最终选择留在了南中。

  他教导过南中的蛮夷,支援过巴郡之中的巴賨,最后定居在了武陵的群山之中。

  一间简陋的茅草屋,这一待就是十年,石韬从医术上学习治病救人的手段,从冠军学堂借来墨家的诸多典籍。

  从农家那里从新学习如何耕种,如何在山中耕种。

  他教导武陵之蛮夷如何识文断字,如何打井耕田,如何打造器皿,如何更好生活。

  人心总归是肉长的,这些事情,终归还是能够打动蛮人。

  慢慢的武陵之地的蛮夷接受了石韬,也接受了大汉,就和天下各地的先生们一样,他们明明有着更好的未来。

  去进入山中村落,进入贫困之家,将教化之事传遍四方。

  直到今日,他被杀死在自己的院落之中。

  鲜血在他的身下汇聚成了一个小小的血泊,血腥味引动了鸟雀飞舞,第二日武陵蛮中的孩童再次前来拜会的时候,看到这一幕他们呆愣的不知所措。

  这一日武陵暴动,数万名武陵蛮再次出山,他们这一次不是去攻打城池,劫掠粮秣。

  他们就只做一件事情。

  “谁杀了我们的先生,血债血偿!”

  武陵蛮的暴动立刻被传向了襄阳,而诸葛孔明也知道了石韬的死讯,当他知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