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乡巴佬进京:文物市场这回麻烦大了(1)_都市寻宝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年天津人气冲冲地说道。

  “我明明看你拿实了才松开的。”青年天津人急着辩解。

  得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不就埋怨上了。

  门里边发生的这些,恰好路过门口的唐风看得清楚:接瓷器讲究个接底儿捧口儿,中年天津人刚接好底还没来得及捧口,青年天津人就松手了。看着外面的人纷纷凑到门口看热闹,唐风也混在人堆里看城里人的把戏。

  “哎哟!”老板哭丧着脸说道:“这东西可值五十万啊,您说这怎么办吧!”

  “啊?五十万!”俩天津人立马不吵了,四个眼睛一起瞪着老板,那意思是,碎了您也不能乱开价呀。

  到底是老人淡定,老年天津人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事儿吧,还得怨咱,咱也认了,但老板您这价钱也太离谱了。”

  “我这真没乱开价呀。”老板一脸苦相地叫来伙计,那伙计也是精明人,马上拿过来一张发票。老板说道:“这东西是从潘家园淘来的,发票都在这里呢!买价四十五万,算了,也不说五十万了,我也亏点,收您四十六万吧。”

  青年天津人立即说道:“谁知道你介是真是假?你要发票我随手开个几百万都成。”

  “你给我住嘴!”老年天津人这边一吼,愣头青马上不再说话,待一边去了。

  老年天津人随便捡起一片碎片看了看裂缝处,再看了看那块残留着楷书款识的底,说道:“确实是真的,按现在行情,明代民窑梨壶的价格不过二十万,您开五十万有些说不过去吧?”怎么辨别瓷器容易,打碎了看,有经验的人一看胎质就看得出来,只是这代价未免太大了一点。

  中年天津人帮腔道:“我告你了啊,别瞅我们是外地的,就揪着小辫儿讹人啊!”

  老板马上说道:“谁讹人呢?这可是天顺七年的,怎么能等同于其他明代民窑。”

  老年天津人说道:“您最好还是开个实价出来,大家好说话,我这是不想麻烦。要拿去鉴定的话,里里外外又得费周折。”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