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谋划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匡压低眉头,目光冰冷,直勾勾地盯着那个被人拱于中央、正欲靠近楼梯、插队登台的华服男人。

  掏了掏耳朵。

  刚才没听错吧?

  高倏的儿子?

  冤家路窄啊!

  这小子不好好地待在高密,敢来临淄凑热闹……嫌命长了。

  这要是不动手,恐怕,都对不起那日惨死的仁人义士,都对不起上天给予的机会。

  此乃天助我也。

  刚才此人的家仆喊话了,高郎君在今年的孝廉名单里……

  呵,察举征辟的弊端果然明显。

  高官操纵大汉官场的人才吗。

  司匡冷笑,拍了拍孔武的肩膀,附在耳畔,沉声,“子威,此人之父,便是当日意图将吾与衡胡斩杀之人,便是集结军旅,与儒生、游侠冲杀之人。”

  “当真?”

  “不会有错!”

  “嘶!”孔武蹙着眉,跺了跺脚,嘀咕,“胶西相国究竟在搞什么?竟能让这种人进入孝廉名单。”

  司匡咧嘴,神色森然,笑了笑,淡淡的说着:

  “仅仅是名单上的名字而已,只要未进入长安,未得到陛下召见,终究是一个平民百姓罢了。”

  “观其父之行径,此人若成官吏,其所治之地百姓,必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子威可想为民除害?”

  这最后一句话是司匡斟酌很久,才问了出来的。

  想要对付一县之令,没有足够的力量,死的绝对很惨。

  因此,必须把儒家,最起码是孔氏拉下水。

  孔武状态盎然,郑重地问道:“此言何来?”

  司匡灿烂一笑,“吾闻之: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其父伙同他人侵占家父军功,对吾而言,此仇不共戴天,必报之!”

  “其父集结军队,杀害儒生数十名,对子威而言,此乃兄弟之仇,亦应报之。”

  他微微一顿,换了一口气,继续侃侃而论。

  “吾亦闻之,子不教,父之过。然,父不仁,何尝不是子之过错?若子劝阻,其父何来恶之行径?”

  司匡面色阴沉,沉声,提出自己的想法。

  “匡认为,作恶之人,虽为其父,但父债子偿,人之孝也,此乃《春秋》之义也!”

  “此人,当诛!”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这小子今天必须死!

  孔武闭上双眸,胸口上下起伏,品味着司匡的那一番虽有忽悠之嫌,但的确符合儒家道义的说法。

  呼吸逐渐急促。

  他意动了。

  为践行《春秋》大义而复仇……多么棒的理由啊。

  直击本心!

  当日死了数十名兄弟!

  虽然并无血缘之亲,但是却有同门之情。

  这仇,得报!

  头顶灯笼,映出的火红色光芒,将他身上的复仇之意,彻底点燃了。

  乍然。

  司匡觉得,四周温度似乎降低了许多。

  孔武睁开眼睛,目眦尽裂,左手握着佩剑剑柄,微微一提,剑出鞘三分。

  注视已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