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八章 想改变人的灵魂_医生的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认为是大好事?你确定方院长会同意?”

  “他同意不同意,我不敢确定。但是,这件事,对省医而言,绝对是大好事。特别是,一旦神经内科如果做的好,得到南江大学的认可,最终扩展到其他学科,那就更好了。”

  “看你高兴的样子,你说说看,究竟好在哪?”

  “我知道腾哥在考我,不过,我还是想将我的看法说出来,请腾哥点评。”对于施远腾走这一步棋,林秀红是非常认可的,也知道施远腾的用意。

  “放眼现在的大型医院,真正实力雄厚,而且能够将水平保持在稳定状态的,都是大学的附属医院。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教学相长’。”

  “因为有教学任务,任课的老师和带教的老师,必须认真复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年复一年,经过反复的锻炼,参与教学的老师,基本功都非常扎实。”

  “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支撑,只要是一个渴望上进的人,都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进步,也会更快。”

  “相反,没有参与教学的医院的医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大多停留在陈旧的课本的时代。当然,有些医生努力学习,可以保持与知识的更新接轨。但是,大多数医生的水平都不高或者不稳定。特别是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能力很差。”

  “所以,腾哥的这一步,如果走得通,对省医的未来,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估计,方院长是有这个眼光的,但不敢保证其他医生也有这种眼光。”对于走进舒适圈的医生,林秀红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你分析得非常好,非常透彻,这也是我的意思,希望明哥能明白。当然,如果这一步走得通,我还想走第二步。”施远腾已经想得很远了。

  “哦,腾哥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对,不过,这个打算,是改变人的‘灵魂’的。”

  “改变人的灵魂?怎么改变?”

  “我以前曾经被省卫生厅,以技术扶贫专家的身份,派到长洲市下属一个最贫困的县。在那里,我呆了一个月。那里的贫穷,比我的家乡更甚。”

  “曾经,一位脑出血的病人,才五十多岁,是家里唯一的、最强壮的劳动力。家人送来住院时,他的老婆拿着五十元,到医生办公室,交到主管医生手里,说:‘这五十元是我的全部财产,如果这五十元都治不好他,我只好将他拉回家,听天由命了。’”

  “我也在那段时间,下到最贫穷的的乡村,村民们的穷,直接将我以前的想法和做法全部摧毁。”

  “从此以后,我不管其他医生怎么做,我都一直坚持做我自己。从办诊所到办医院,一直坚持着。这条路很难走,但如果省医也能定期派医生到我们医院进行‘技术扶贫’,他们会感受到与汉南市绝然不同的两个群体。”

  “我不敢说,这样做对所有医生都有用。如果其中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医生能做出改变,我已经很高兴了。当然,这一步,我现在不会对明哥说的。”施远腾说出了他的计划。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