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7章 欧洲保卫战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洲货币体系的确立,可以追溯至1978年,距今已经14年之久,其实质是一个固定的可调整的汇率制度。趜

  欧洲货币体系的矛盾之处在于,欧共体成员国的实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一旦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程度,就需要对各成员国货币的权数进行调整,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成员国实力的变化,或者发现了,却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就会使欧洲货币体系爆发危机。结合到当下,就是德国实力的迅速增长,打破了欧共体内部的均衡,却未能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整。

  进入9月,欧共体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银行行长在英国的小镇巴斯举行会议,英国财政部长拉蒙特一再要求德国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马克利率,甚至一度失态,拍着桌子对德意志联邦银行行长施莱辛格说道:“12位财政部长都坐在这里要求你降低利率,为什么不呢?”

  其实这就涉及到欧共体内部,不同成员国的利益诉求。1990年,随着东西德合并,由于支持东德建设,德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入,却又担心火热的基建事业,导致通胀抬头,于是德国人开始加息,意图将资金留在国内,并打压通胀。所以即便是今年6月,丹麦公投拒绝《欧洲联盟条约》,危机初现之后,德国央行依然将贴现率升为8.75%。

  而对于其他国家,比如英国和意大利,因为经济不景气,需要降息来刺激经济,否则如果英镑和里拉不贬值的话,资金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德国,给本就泥足深陷的英国和意大利市场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是在欧洲货币体系中,货币贬值幅度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开始顶不住了,所以就有了这次欧共体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参加的会议。

  但是德国人担心,一旦降低利率,就有可能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并引发经济崩溃,所以施莱辛格最终还是拒绝降低利率。

  前往巴斯小镇的还有一个不速之客,乔治??索罗斯在现场听了施莱辛格的讲话,主动上前攀谈,获知了德国可能不会用降低马克利率的方式来维持欧洲货币体系的稳定之后,连夜返回纽约,开始布局狙击英镑事宜。趜

  此次会议之后,最先做出反应的是意大利,就在9月7日,意大利中央银行将利率提升至15%。

  9月8日,芬兰政府突然宣布芬兰马克与德国马克脱钩,自由浮动。

  因为自从7月份以来,由于德国提高利率,以致于芬兰人纷纷将芬兰马克兑换成德国马克,导致芬兰马克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持续下跌。而芬兰中央银行外汇有限,虽然不断抛售德国马克购买芬兰马克,依旧未能阻止芬兰马克汇率下跌的趋势。

  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德国此时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