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出将入相,朕甚是期许!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很凋敝,不宜举行耗费巨大的封禅大典。

  要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贞观中期,别说东突厥早灭,对外战争连连取胜,李世民已经被四夷尊为天可汗,若论功绩,封禅完全没问题,但他为了国家百姓,还是选择了放弃。

  没办法,杨广把天下折腾得太厉害,真就只比起三国后的十室九空好一些,隋末百姓为了活下来,大批量往突厥逃难,宁愿在草原上讨生活。

  贞观之治很伟大,但短短十几年时间,还是远远恢复不到国力强盛的时期,充分证明那句话,破坏容易建设难。

  所以李世民放弃泰山封禅,是经历过乱世冲击的君主,才能有的考虑,换成长在深宫里的李治,怎么也不可能为了百姓放弃个人的荣耀,这就是成长环境的不同了。

  李治此时想到泰山封禅,显然就不太在乎江南血案了,但还是照旧问道:“那江南案的凶犯是谁,与此次的士子中毒有何关联?”

  李彦开始捅刀:“江南案未破,凶手没抓到。”

  “什么!”

  李治的声调顿时提高八度,这问题就不是老百姓的命,而是刑部的作为,目光唰的一下看向崔守业:“崔侍郎,怎么回事?”

  崔守业开口道:“回禀陛下,江南云丹一案,疑点颇多,刑部经过调查后,怀疑丹徒县村的百姓,是被匪贼所害,并非服丹中毒,贼人为了乱封禅之事,故意夸大编造,意图毁坏道誉,臣禀明陛下后,不得不低调处置……”

  李彦面色微变。

  他没想到,这件事从崔守业嘴里说出,居然变成了这么个版本。

  如果仅凭窦德成一面之词,那确实不足为信。

  但明崇俨当县尉的师父,也经历了血案。

  两人同时道出,若是纯粹的编造,图什么呢?封禅早就过去了啊!

  不过李治听了,又有疑惑,被弄糊涂了:“如此吗?”

  崔守业道:“陛下,此等血案臣并无隐瞒必要,那窦贼突然交代此事,或为转移我等注意,拖延时间,其心不轨!”

  李治默然片刻,微微点头:“嗯,你说的不无道理!”

  崔守业精神一振:“窦贼与昔日案件必有关联,可严加审问,或可将当年的疑案也查得水落石出!”

  “整天就知道严加审问,你不在武周一朝当酷吏,真是亏了这天赋!”

  李彦心头火光,背在身后的手微微动了动。

  李谦孺收到信号,故意动了动身子,露出欲言又止之色。

  由于二圣居高临下,俯视臣子,李治立刻注意到了李谦孺,却一时间记不得他是谁。

  倒是武后对群臣上下了如指掌,开口道:“李谦孺,你为大理寺丞,可有话说?”

  李谦孺赶忙道:“不敢,不敢,臣位卑言轻……”

  李治摆了摆手:“不用紧张,你于此案也有功劳,想到什么就说吧。”

  李谦孺道:“臣想,呃,臣是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