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6章 藩国指控!_我要做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6章藩国指控!

  “王忠,各国使臣是如何安排的?”

  “回禀陛下,今日各国使臣会前往武英殿赴宴。”谨身殿里,太监王忠禀报道。

  朱允熥微微颔首,道:“准备一下,我去见见他们。”

  “是,奴婢遵命。”

  朱允熥又把目光放回了地图。

  只不过这时他的目光盯着的不是北方,而是江南财赋重地。

  北平府实在是太偏远了,

  如果迁都北平的话,朝廷的对于天下的掌控,基本上只能够到达淮河一线……

  不单单是明朝这样,就是清朝也是如此。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上的事实!

  其实想一想明朝内阁当中,有多少首辅大臣是江南人士就明白了!

  在明朝时期,一共有六十七位首辅大臣,

  而这六十七位内阁首辅竟有十一位来自浙江,实在让人震惊,除了浙江,江西有十位,江苏也有九位,是涌现内阁首辅最多的三个省份。

  而这还没有计算江南的其他地区。

  既然高层以江南人数最多,那么下臣的官吏同样也是如此!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华东,江浙一带自古富庶之地,兴学尚文,人才辈出,豪族林立!

  而且那里是粮税之仓,形成了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朝廷为稳国本,均权衡力,用人自然会偏斜!

  明朝的时候,江苏、安徽、南直隶,为代表的东林党曾经跟齐党(山东)、楚党(湖广省-湖北、湖南)、浙党进行了激烈的党争!

  而在这些党派当中,大多数的党派也是出自江南!

  做皇帝的,难道不知道用人要均衡吗?

  怎么会提拔任用那么多南边儿的大臣,担任内阁首府?

  其实这只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

  天高皇帝远,在任何朝代都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朝廷又想征收江南的赋税钱财,而明朝对于江南的掌控力度又比较薄弱,只能够采取利益交换的措施。

  在前几年一个非常有名的反贪的电视剧里面,就讲到在一个省里面有两大派系,

  而这两大派系之前都是此省前任的人……

  也就是说,这位曾经主宰了那个地方的赵某人,将整个地方上上下下都纳入到自己的手中了……

  明朝遭遇外敌,京城沦陷之后,跑到江南之后为什么没有足够的力量建立朝廷?

  就是因为明朝对于江南的掌控实在太薄弱了!

  那些世家大族,还有官吏豪绅,都对朝廷没有什么认同感,自然也不会鼎力支持。

  所以最后才导致明朝彻底覆灭!

  而之所以说清朝也是如此,

  其实想一想革命是从哪些地方开始,是从哪些地方蔓延的就明白了。

  同样也是由南向北,逐渐扩展开来!

  而接下来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定都北方不如定都南方便利!

  北方的草原太过贫瘠了,即便是后世,也很难开发。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