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万科能流体链式反应结构_谍行漫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人透过历史视角看待这件事,即使是伊万这样有偏见的人,也明白霍华德是受到了当时的政治气候的影响,有可能是为了规避风险,也有可能是迫于无奈才做出那样的决定。

  然而事实就是,安东·万科被冠以不名誉的罪名潦倒一生,甚至连自己最重要的发明都没有见到就死了,作为儿子的伊万对斯塔克当然要复仇,他就是为了这个才来到北美鹰的。

  而有了这个采用能流体技术的复合链式反应堆,他已经在和斯塔克家族的争斗中获得了胜利,因为这个反应堆比斯塔克的能量核心强大的太多,而巴菲门特也恶趣味的将这个新发明命名为“万科能流体链式反应结构”。

  这种反应结构摒弃了瑟尔机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离开地球磁场,甚至高强度的磁场爆发都会让链式瑟尔机停摆,毕竟瑟尔机的能量源泉就是磁场能。

  这也是为什么有了足够的能源之后,飞行装置开发的如此之慢的原因——他们必须克服磁场迅速转换时产生的能量波动对飞行器稳定带来的影响。

  虽然现在微型化是个难题,但是伊万做出的这种和汽车发动机大小的东西,已经能够应用在那些四五米高的重型步进式装甲上了——这可是伊万制造的,而不是巴菲门特使用炼金术作弊出来的。

  可惜的巴菲门特几次试验,人工太阳都不可能做的再小了,这导致这种能源核心即使用炼金术作弊,也不能用在“个人武装”这种穿戴式的机甲上面,因为他能作弊出来的最小的版本,体积也和一个手提箱差不多——厚达十五厘米,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这是能做到的最小的了。

  而现在奥拉尼德斯工业化生产的链式瑟尔机是九级链式,只有一本《时代》杂志那么大,用来驱动火力最强的雷霆咆哮都已经绰绰有余。

  基地的通用能源则是三台十七级链式并联,每间能源室算上安防占地也只有二十几平米罢了。

  可以说,结构相对简单的链式瑟尔机是最适合小型化微型化的一种高效能源,要不是只能在地磁场中使用,空间航天器的能源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各国政府也不用辛辛苦苦的研究稳定核聚变的小型化和标准化了。

  伊万也研究出了自己的装甲,这次他放弃了招牌能量鞭,改用了十二个遥控的小型浮游激光发射器,每个发射器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载有三种不同威力的发射装置。

  一种是奥拉尼德斯的招牌月牙型的脉冲激光,一种是能量更强威力更大的照射式激光发射装置,而第三种则需要每三台浮游球组合到一起,发射一道持续五秒左右直径二十厘米的高能脉冲激光。

  原本这种组合式的发射器巴菲门特也研制过,可惜只有单次的寿命,有了能流体技术的加成之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