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七章 众矢之的_奸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从成化以后,皇帝并不轻易召见大臣,但大明朝的各项运转却依旧如同机器一般缜密有序,靠的便是制度。除却内阁的票拟之外,但凡大事,往往下部议和廷议。至于内阁大臣是否参与,则要看实际情况。这一天,因为小王子诸部陷宁夏清水营以及继续纵兵大掠,兵部尚书刘大夏终于召集了部议。除却本部shi郎员外郎主事和兵科给事中之外,李东阳和户部尚书韩也因刘大夏之请与会,一时济济一堂。

  此番商议的重心就只有一件事,是派大将增兵去打,还是以原班人马坚守。要知道,从弘治初年开始,从小王子诸部到火筛诸部,再到土鲁番,一而再再而三就从来没有消停过。说句不好听的,这所谓的太平威世,就是几乎年年边关不平,岁岁鞑虏肆虐。因而如今说到那些喂不饱的鞑子,那些老成的官员已经没了义愤填膺的心情。

  “打,小王子诸部年年来犯,兼且鞑虏善骑射,来去如风,大军齐集步调缓慢,往往是我进敌退,我退敌袭,一来二去若有不好,反而正中了他们的埋伏!如今之计,下令各边坚守为上,不可轻易出兵。大军一动粮草先行,这国库的钱粮没有那么多可供浪费!”

  说话的乃是户部尚书韩。他掌户部多年,早在成化年间当给事中的时候就以敢言的风格名噪朝野,连带王越马升都挨过他的板砖,他甚至一度因为言辞太i烈而挨过成化皇帝的廷杖。时至今日年纪一大把,他仍然是论事i切。

  韩这一开口,刘大夏就笃定了。之所以把这位户部尚书请了过来就是因为有些话他一个人说未免独角戏,多了一个人火力就能分担好些。于是他环视众人一眼,又和李东阳交换了一个眼色,这才沉声说道:“韩尚书之意是稳扎稳打,令宁夏延绥等地加强防戍,出兵的事再也休提,各位可还有什么意见?”

  几个附和当以稳妥为上的声音之后,角落里终于传来了一个不同意见:“不能贸然出兵不错,但若是单单只是令九边守御,鞑虏来去如风,今年之后还有明年明年之后还有后年长此以往,依旧是边疆大患。”

  尽管那天回去后就被父亲狠狠训斥责备过一顿,王守仁今天原本是准备忍着的,但听了韩的话,再加上那几个老成持重的郎中赞同韩之议,他就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这会儿见一道道目光刷的一下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他便一字一句地说道:“刚刚韩尚书说大军齐集步调缓慢,可为什么如此?就是因为朝廷每次想要增兵剿灭这些鞑虏,光是齐集兵马就得花费十天半个月,而这么大批人马要调配到相应的地方又是至少十天半个月,等大军消耗巨量钱粮到了地点,鞑虏早已劫掠一空跑了!”

  他越说声音越大竟是把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