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不期之遇_重生就得支棱起来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寿宴吃完后,长辈们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很多人也是许久没在一块儿聚过了。

  这种场面原本刘志红是最喜欢的,不过他现在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一直吊在三舅李振华屁股后面,弄得李振华不厌其烦,只能搜出号码打了过去。

  “喂,大超吗,我呀,李振华……”

  李丘泽在旁边看着,也没什么想法,谁让他只是个小屁孩呢,对于家里的长辈而言。

  之前说到麻骨石开采的事情,他必须要多问一嘴啊,不然越过长辈们,他来拍板,算怎么一回事?

  能拍下来吗?

  他也料想到了,如果这笔买卖是自己通过张杆,再介绍给他爸的,以生意场不成文的规矩,肯定少不了他的好处。

  指不定学费就这样凑齐了。

  就比如现在,这事要真成了,张大超还能不答谢他三伯一番?暗中掺一股的概率很高。

  所幸好的都是自家人。

  到时候谈妥开干,主要利益关系虽然在他二姑家,但是他家必然也会跟着沾些光,不说别的,他爸如果想去工地上捞个副业,二姑和二姑夫还能不支持?张大超还能拒绝?

  兄弟姐妹之间就应该有个照应,这才是亲戚。

  下午快接近四点的时候,李振山提出返程,被三个老人拉着打“五十K”的李振林,赶紧退下来,小跑回家,拎出撒网。

  这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渔网,李丘泽也算走南闯北过的人,没在其他地方见过。

  结构是一张渔网,底部排列着很多压网的铁块,操作时需要将渔网整理折叠好,然后一个人扛在肩头,站在岸边选中鱼塘中的一块区域,使用腰盘发力,配合双手,将渔网尽量撒出一个圆花,好像一方罩子样,坠入水中。

  颇有些技术含量。

  即使在农村会的人也没几个。

  最终的成果与“网花”的大小,和撒网人对鱼塘中鱼群分布的经验判断,息息相关。

  特别适合平时想吃鱼了,或者左右邻里谁家有个事,比如像今天这样的寿宴,需要用鱼,但用的又不多的情况。

  省事,便捷,甚至都不用下水。

  “啪!”

  漂亮的大网花撒入水中,李振林无疑是个中好手,鱼塘岸埂子上一帮人凑着看热闹,翘首以盼。

  渔网被拉上来半截时,水下不走运的家伙们,就开始躁腾,水浪翻滚。

  “这太多了,放点,放点。”李振山连连摆手,其他人也一样。

  他们每次过来老家一趟,都不带空手回去的,但是坚决不多要,像是这鱼,小弟自己养的,吃得放心,口味上也比街上买的鲜嫩,每次最多每家拎个两三条回去,尝个鲜就行了。

  今天每家还有只野兔子呢。

  当然,他们下来也基本不空手。

  大家各拎着蛇皮袋,在岸边的泥地上挑选想要的鱼,自己装,有白鲢,胖头鱼,草鱼,鲫鱼,鲤鱼,种类繁多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