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5章 轮兵而战_冒牌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乌丸轨曾对贺若弼说:“太子必不克负荷”。

  贺若弼深以为然,劝乌丸轨告之武帝。乌丸轨便借机对武帝说:“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武帝忙召问贺若弼,贺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已不可动摇,且牢记父亲临终遗言,恐祸及其身,于是回答说:“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武帝听后默然不语。事后,乌丸轨指责贺若弼出卖了自己。贺若弼却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果然,后来太子继位,乌丸轨被诛杀,贺若弼却免受其祸。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贺若弼随上柱国、行军元帅韦孝宽攻陈淮南,克寿阳等数十城,使长江以北土地皆入于北周。其中贺若弼的计谋居多,于是拜为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但觉察到相州尉迟迥要造反之后杨坚就对贺若弼这员虎将不放心了,立刻派自己的亲信孙长平取而代之,而把贺若弼召回皇城。生逢乱世,又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信的贺若弼怎么甘心在皇城闲着,几次三番要求出战。

  杨坚一直压着,直到他称帝之后皇城稳固关西稳固,这才派贺若弼带3万精兵长途跋涉支援杨素,同时归杨素节制。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发挥贺若弼的骁勇善战又把他这只老虎关进笼子里,况且给的兵士3万绝不算多却都是生力军。

  果然一进入突厥境内,贺若弼就大肆宣扬自己带了10万精兵来援,并且出其不意的打了两次漂亮仗,杀突厥兵1万余人,这一下子突厥境内更加动荡不堪,甚至突厥可汗的位置都岌岌可危,因为百年来从来都只有突厥人欺负侵占别人,哪有被别人打进老家连老巢都端了的道理,而且现在隋朝新建,杨坚虎视眈眈,再次增兵,看来杨坚根本早有准备,杨坚登基虽然才半月有余,可是隋军却气势大变,处处如下山猛虎一般勇不可挡,而且杨坚本身就是名将,他可要比之前的宇文赟和小皇帝强上千百倍。更何况杨坚在百姓中名声很好,他登基竟然没有受到老百姓的质疑和反抗,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杨坚也立刻赦免赋税开春鼓励耕作等等,所以老百姓更愿意主动加入军队保家卫国,至少也有口饱饭吃。

  杨素和贺若弼这样的表现让杨广在突厥人老家更加有恃无恐,更加驾轻就熟的搬弄是非栽赃陷害增加突厥部落之间的矛盾!

  等到杨广1个月后出其不意的撤离罗尔草原的时候,突厥各部落自己内部的纷争已经水火不容,而且杨广即便秘密撤退还是带走了一批重要人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撤退之后部落之间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刀枪相见,直到相互分裂!

  最后跟随杨广扯出来的军士只有3万人了,虽然给突厥人造成了致命杀伤,可是他的损失也不小,但这就是战争。杨广撤下来的同时杨素跟贺若弼也开始收缩队伍,不再大举进攻,而是保持在突厥南方国境足够的威慑和骚扰,同时杨广采取轮兵制,就是让结合幽云十六州的兵马7万7万的轮换休整。

  每7万人上去抵2个月,最低限度是把突厥军队压缩在突厥境内,然后加快他们的矛盾和分裂!

  这是一部大棋,但杨广审时度势进行的很顺利。可是这一天他刚回到幽州城内却突然收到一封八百里加急密信,皇帝杨坚的亲笔密信!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