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皕五十章 一贯无余_味结膳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昭之心这种事,哪怕在人前表露出来,只要看破不说破,就无妨。

  如今入主延禧宫的皇长子殿下就是这个状态,借着郑皇贵妃去给秀女初选监场之机,他在外城各处游走活动的事,众人都看在眼里。

  在翊坤宫万岁病榻前的一番表现,大家亦尽收目中。

  支持皇三子为继承大统之人的大臣们对皇长子这一番举动不屑一顾的反应,自不消说;一直支持他为继承大统之人的大臣们对这一幕幕,在心中都颇有微词。

  不消说十年前,哪怕就近五年来,皇长子十五岁至二十岁这段时间,万岁对这长子的态度较之以往也无甚改观,只是“都人子”三字,当众人面时,少称呼几次罢了。

  因此,在此一刻,若要说到万岁对立储这件事的态度,哪怕一直站于皇长子身后的太后也不能笃定地说太子之位一定就是皇长子的。

  这个状况超过十五年都未曾改变,所谓“国本之争”,其实是上天赋予、由人遵守的礼法与天子一意孤行的意志持续对抗的结果。

  哪一方赢,最后都有人编出无限的说道;而哪一方输,不过是博弈的结果。

  真有人会在夺嫡之前,看向五十年之后,百年之后?那定是未必,都是眼下利益的驱使。

  就如沈一贯这样,如今古稀之年,就算能活到期颐之年,这首辅的位置又怎会随着自己一起到那个时候。

  当下想要争的,不过是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辗转多年,终于坐上首辅之位,为同为己名的“一贯”二字一心贯彻自己的信念罢了。

  什么是信念,纲常是信念?礼法是信念?皆不是,沈一贯的信念是“审时度势”、“良禽择木而栖”与“成为王,败则寇”。

  三十余年前的隆庆朝,沈一贯在殿试上仅为三甲一百三十六名,在彼时,往三十年后看,莫说是首辅,能成为一名内阁辅臣,都已经是修来的造化。

  可他却办到了。

  那般成绩已经说明他并无太高的天资,才学亦不如诸多同期,唯一与其他人略有不同、乃至于说稍有优势之处还是自己那对抗过倭人、又被称为“布衣诗人”的叔父,故而人脉、资源以及在朝中的底气微微强于其他人。

  这也是他能在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时,敢于用“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揶揄彼时权势熏天、直逼上位的张首辅。

  暗讽当朝开朝功臣不忠该死,讲这些话都听进耳中的张居正,又如何能不把沈一贯视为眼中钉,因此直到张首辅怀满腔革新之志、可终不敌岁月蹉跎而溘然长逝,沈一贯都未能得到重用,做着闲职、领着俸禄,也好不快活。

  可塞翁失马,未必不得彼时张首辅待见就是件坏事,同样对自诩为“天子老师”的张居正心存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