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1章 难以理解_最强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华夏民间流传已久的民谚,也是老祖宗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在国际上通行的历法被华夏正式采用之前,人们可是一直用传统的历法来纪年的,也是人们嘴里常

  说的“农历”。小满,农历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在这个时节,冬小麦灌浆进入高峰期,籽粒日趋饱满,所以谓之“小满”。这个时节,也是冬小麦能否取得高产的又一个关键时刻。有些田块肥力不足的话,小麦就会出

  现早衰,导致后劲不足,影响产量。还有就是这个时节也是冬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高发期,需要提前预防,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爆发,严重影响产量。病害的爆发一般也会伴随着虫害,有些病菌的传播害虫是除了风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传

  播媒介,所以在这个时节,预防麦蚜虫和麦蜘蛛也是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除了病虫害的预防之外,这个时节对于冬小麦产量影响极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天气,连绵的阴雨会造成病害的大爆发,而另外一个极端的现象就是干热风,会把还在灌浆末期的小麦强行催熟,造成减产

  。

  而在实际管理中,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可是对于阴雨和干热风,那就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今年的运气还不错,天气预报说未来半个月都是晴好天气,气温一直维持在二十五六度左右,偶有一两天午后气温达到二十七八度,都在正常的范围之类,最适宜小麦的灌浆。老天爷给脸,农民自己也不能闲着,水稻育秧正是关键时期。过去在淮海一带,水稻育秧都是传统的水育,专门留出一块秧苗田。水育秧有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栽插后如果遇上干旱天田里供水不足

  ,秧苗会出新脱水早衰,要几天才能缓过劲来。正是由于水育秧的缺陷,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旱育秧技术,就是水稻秧苗在保持最基本的水分之外,尽量控制秧苗的长势。旱育秧虽然看起来秧苗比较瘦小,栽插后却是特别的旺盛,缓苗期短成活率高

  ,受到了农户的欢迎。再后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忙时经常出现人手不足的现象,水稻直播悄然兴起,就是在冬小麦收割之后,直接在大田里播种水稻种子。这种违反了农业常规模式的栽培方法,在最初

  的几年里确实效果不错,省时省力又不少收,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可是人们也总结出了经验,就是直播稻受气温的影响对产量的波动极大,在气温偏低的年份,由于水稻生育期短积温严重不足,在灌浆期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出现减产的几率大增。而国家农业部门出

  于粮食生产安全的大局考虑,也一直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