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3章 出了问题_最强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水县农业兴县五年目标》无疑将云水的农业发展拉上了快车道,从县里四套班子到各乡镇每一个农民,都把振兴农业促进发展当成了头等大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

  波创业大潮中。县国土部门和农业部门做了仔细的调研,发布了《云水县永久性农田保护范围》文件,明确在全县范围内将一批土质优良灌溉方便历年以来产量稳定的耕地纳入保护范围,在这些耕地上只能种植最基本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际上也只能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因为在云水已经难得见到有农民种植曾经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棉花

  了。这些耕地上将不允许建造蔬菜大棚等设施,实际上也避免了全县一窝蜂上马蔬菜大棚带来的产业结构风险,也保证了县域范围内的粮食供应稳定。何况以余见海目前

  示范田的收益而言,这些农田的产出也在原有基础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些大片的优质农田将被流转整合,建设成一批有代表性的良种推广示范田、全机械化耕作示范田等规模农业,将一大批还处在小农耕作模式上的农民解放出来,投

  身到其他行业中。根据五年目标,全县除了永久性保护农田这条红线不可逾越之外,其他的耕地和集体土地可以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或建设蔬菜大棚,或搞特色农业,争取在三至五

  年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批特色乡镇。县农业部门还提出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的设想,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的赞同。有了政策上全方位支持和引导,原本对于县里政策还心有疑虑的人们彻底放下了包袱,有能力的积极响应号召,或和亲友组成合作社一起创业,或以家庭为单位用心经营,不再畏手畏脚。那些家里的青壮年已经在城里安家或者是主要劳动力确实在城里收入不错不打算回乡务农的人家,也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地大户或者是合作社,

  也有一些村里推选能人成立农业公司,鼓励这些缺少劳动力又不想丢掉土地的人们用土地入股,每年按时领取分红。这两种模式都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可,毕竟粗放式的土地种植模式确实效益不高,就算是技术再精干人再勤快的种田好手,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每亩地的纯收入也就是一千多块钱,现在承包出去给种田大户承包费就差不多有一千块,比原来少不了多少,却少了很多风险。而且可以将自己从土地的束缚上解放出来,利用力气在给

  这些种田大户打工,或者专心忙活自留地,总体收入还是增加了。各乡镇在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同时,也对相关的种田大户进行了政策上的宣传和技术上的培训,聘请县农业局的植保专家讲授技术,这些培训班还特别邀请

  余见海做嘉宾,现身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