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二章 中国算盘_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主要还是学术交流。洛克斯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中原的历史,他一直觉得中原是一个神器的国度。

  陈宵贤把机会给了李治,毕竟还有很多长安名儒在场,这时候让李治站出来,对未来做皇帝也有好处。

  要知道,夸一个人需要一大群有说服力的人去夸,这群名儒就是最佳人选。

  李治缓缓站起身,从三皇五帝开始,例数各个朝代,还着重讲了老庄和孔孟,最后讲到隋唐,大概讲了半个时辰左右。

  等李治讲完,长安名儒们纷纷点头,这个皇子还是很牛逼的,学识也不错,陈宵贤教书育人的本事,也绝对不是吹出来的,纵观清华书院的学生这些年科考的成绩,基本都是全国前三名。

  李治讲完之后,罗马使节也开始讲述罗马历史,没有刻意的诋毁对方,都是各自诉说,讲完之后,李治很好奇的询问了关于中原历史上,对罗马和波斯的记录,询问有没有什么记载错误的地方。

  这让波斯和罗马两国的学者们十分震撼,他们的史书里面对中原王朝的记录很少,可中原王朝对对他们却记录的十分详细。

  随后就是关于天文方面的知识,清华书院出手就是王炸,直接请出老神棍李淳风。

  老神棍也十分嘚瑟,他自己编了一本书,名叫《李公算术》,里面涵盖的知识面十分广,老家伙为了防止翻车,还特意带了一个算盘。

  算盘在术数领域,简直就是神器的存在,当年邱小姐的各项重要数据,就是老一辈用算盘打出来的。

  作为传统的计算工具,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但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而且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曾被人们广为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

  中原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依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算盘的新形状为长方形,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日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3档。档中横以梁,梁上1珠,这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

  为啥要说算盘呢,昨天刷抖音看到一个傻屌说算盘不是中原人发明的,说是从希腊和脚盆鸡那里传来的。

  特么的希腊的那叫算板,是大理石板,上面放的是像跳棋一样的算子,但是那玩意儿怎么用至今也没人知道,所以很可能是上周埋地下的,毕竟国外没啥历史,也没啥文物。

  希腊搞出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公元前十一世纪,老祖宗就在书里面告诉你勾三股四弦五了。

  ,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