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12)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也能安心了。”

  “定型也许不会太慢,但制造就是另一回事了。一天一门炮,要满足河北、河东的需求,也要两三年的时间。来得及吗?”

  看河北还有河东的需要,城防炮一旦设计定型,铸造数量至少得在千门之上。朝廷在财力、物力上肯定能够支撑得起,但人力上,就有些难度。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工匠。说实话,不是那么容易。

  “当初神臂弓刚出来的时候,也有人这么说呢。但现在呢,多得武库里都快放不下了。”

  好吧。韩冈也不争辩了,反正到时候看。朝廷不能提供足够的合格工匠,那就是朝廷的责任了,与他无关。

  “另外野战炮得往后拖延,配属禁军的火炮,只能先用虎蹲炮凑合一下了。”

  “这也没办法。”章惇说道。

  野战炮和城防炮只是大小有别,放置的位置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兵器,制造也是同样的流程,要占用相同的工匠和材料。而虎蹲炮则可以说是另一种武器,材质和使用范围都不一样。可以另外安排工坊来制造,甚至可以下发到州郡中,免得占用军器监内部的宝贵人力。

  “还有。火炮离了火药,就只是铜块、铁块。火药比火炮还要重要。木炭和硫磺虽说不愁来源,但合用的木炭、硫磺恐怕数量都不会多。至于火硝,就更难了,数量很是有限。一旦火炮大规模推广,很快就会跟不上。”

  “玉昆你多虑了,天下四百军州,难道还凑不齐需要的数量。”

  “从民间搜集上来的火硝是要精炼后才能用,可不是放在桶里面搅合一下就能派上用场。”韩冈叹了一声,“这又是得用合用的人手。”

  工匠不是抓个闲人过来就能派上用场。有些东西,要大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最好是认识一些字,能看明白工艺总结,最后在工坊里面实习一阵,也就练出来了。如果是文盲,那可就是不知要多久。这是培训工匠最快的办法。

  听了韩冈的话,章惇摇头失笑。知道韩冈对教化两个字极是放在心上。在官面上争不过新学,就想从民间入手。前面的三字经已经坐实了他的打算。现在又在转着这个主意。

  “真要让他们读了书,恐怕都想着考进士了。哪个愿意做工匠?”

  “京城人口百万,能识字的男丁至少三成,有几个能考进士的?有几个能袖手读书的?”

  韩冈当初能读书,可是靠了父兄在家务农挣钱。若不能脱产,哪里抽得出空来看书?所谓的耕读世家,无一例外都是地主。没有一边每天下地,一边还能考中进士的道理。就是号称寒素的范仲淹,当年读书时都是‘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

  普通的民家吃饭能保证一天一升的份量,日子就能算得上很不错了,何曾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