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庙堂(八)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监,一年出栏上万匹挽马,同时还要向外购买三千到五千匹乘用马,使得马肉都成了列车上供货量最大的肉类食品,为六千匹马的沙苑监,一年才两百余出栏量而烦心的王安石,眼珠子都得瞪出来。

  国家现今在册的各色马匹,已经有两百万,仅是京师就有十八万。不在册的其实更多。只要有必要,朝廷随时可以组织起多达几十万人的骑兵。

  之所以除去镇戍西域的两万骑兵和龙骑兵,六十万禁军中的骑兵仅仅只有十万不到,只是因为骑兵的费效比太低。用骑兵三分之一成本装备起来的神机营,就足以消灭同样数目的骑兵。在都堂议定的战略中,官军骑兵的作用,只是斥候,追敌,还有牵制辽军骑兵。

  这就是朝廷主导产业发展的作用。

  为数众多的工厂,带来了军事力量的强盛,畅通快速的运输,使得大宋更加富裕繁华。

  现如今,朝廷在包括铁路修筑在内的工厂、道路、水利等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军费。

  执掌这个国家的几十人里面,没人会说这笔钱不该花,因为在座的议政们都知道,这些投资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有大宋的,更有他们的。

  黄裳只能苦笑,因为这一件事,他本身也不能置身事外。

  “勉仲?”

  耳畔听到声音,黄裳一惊,回过神来,就看见李承之探究的眼神。

  方才他因李承之神思不属而心生感慨,现在他发现,自己神飞天外的时间太长了一点。

  “看勉仲你似乎有什么想法。”。

  “没什么。”黄裳摇摇头。

  如果是过去,李承之不会刨根问底,但现在,有机会他也会选择拿捏一下,“哪一桩?”

  “啊?”

  “今天要议定的两件事里的哪一桩?”李承之嘴角的浅笑,带着看透了的自信,“若是勉仲有什么想法,你我先通个气比较好。你看,这样才方便配合韩相公。”

  黄裳敷衍搪塞的笑容消失了,李承之态度的变化让他警惕起来。

  不过在提防和配合两个选项之间,黄裳很快就选择了配合。

  韩冈即将离任,届时不可能像还在宰相之位时一样,对都堂内的政事事事都能插手,能尽力保证时时可以插手,都要费大力气——他现在的一切布置,也只是这个目的。

  黄裳过去有事要禀报,直接是找韩冈,不会跟李承之打交道。同在韩冈旗下的两个人,本来就不应该有太多的交流。

  但等到韩冈卸任之后,就不能延续过去的行事方式了。至少黄裳得向宰相汇报公事,两三天一次,频繁打交道,冲突的几率就大了。

  所以韩冈也事先叮咛过黄裳,让日后与李承之打交道,切记不要因细故而生嫌隙。

  韩冈并不是白担心。一个党派的核心因故离开,二号人物肯定要翻江倒海一番,而三号人物、四号人物,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