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5章 科举放榜 魁首萧何!_秦时明月之阴阳八奇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科举放榜魁首萧何!

  科举是寒门子弟通向成功的最快捷径,可同时也成为了官员们大肆敛财的绝佳时机,众多官吏皆是想要趁着这场科考狠狠捞上一笔。

  然而还不等他们的钱刚捂热乎,影密卫与众多官差便找上门来,将其抄家问罪。

  不过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有上百名官员被革职流放乃至砍头,一时间官场之上风声鹤唳,所有人都不敢再随意动弹。

  紧接着,嬴政正是下达了一条十分狠辣的政令,凡是参与科举舞弊的人,无论是贫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一律从中处置。

  三族之内皆受连坐,其后人百年之内不得再入科场!

  虽然这般惩处看上去过于严苛了一些,但在嬴政眼中却是理所应当的。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贪污了钱财,家中子女亲友也在无形之中获得了好处,既然受了好处自然要承担责任。

  当然,若是有亲朋进行举报,不仅可以免于刑法还会获得高额奖励。

  如此一来二去,那些想要动歪脑筋的官员便不敢再轻易出手,毕竟风险太大了,侥幸得逞所收获的只不过是一些钱财,而若是出了岔子倒霉的可不仅仅只是自己。

  整个家族百年之内都无法再踏上仕途,这无疑是毁灭性的的打击!

  在如此强大的压迫之下,连带着吏制也都清明了许多,科举有条不紊的一步步进行着。

  从最初的乡试验,到之后的县试,再到之后的郡试层层把关,尽可能的为考生们创造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当然,所谓的公平也只是相对的,毕竟贫民与贵族本质上就有着极大差距,资源、人脉以及教育环境的差别让双方的起点截然不同。

  因此,哪怕已经震慑到了那些不法官吏,可贵族子弟的通关率依旧要远远高于寒门。

  全国接近十万名考生,通过郡试的共有不到一千人,而其中贵族学子便占据了八成以上,剩下的大多都是小有资产的中层人家。

  真正出自底层的考生,只有可怜的数十人。

  看到这般数据,叶觞也是不由心头轻叹,这便是时代的局限。贵族门阀上百年的底蕴积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超越的。

  不过即便不尽如人意,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有了这场科举未来便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寒门人才……

  时光匆匆,在郡试结束后所有合格的考生便要赶赴咸阳,到王宫之中去参加最后一场殿试,只要可以在这最关键的一场比试中崭露头角,未来绝对前途无量!

  这场考试由始皇帝嬴政亲自主持,国师叶觞作为监考官,所有考生都在为自己的前途而拼尽全力,施展浑身解数。

  从出题到答题结束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毕竟嬴政日理万机没有太多时间耗费,恭敬的行了一礼后众人皆是怀着忐忑心情离开。

  半月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